千山暮色渐熹微,台草如茵尚可依。
落日下从江水浴,断霞真共塞鸿飞。
登高望远且为乐,弄月吟风甘息机。
北望严城无十步,殷勤幽鸟莫催归。
千山暮色渐熹微,台草如茵尚可依。
落日下从江水浴,断霞真共塞鸿飞。
登高望远且为乐,弄月吟风甘息机。
北望严城无十步,殷勤幽鸟莫催归。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千山暮色渐熹微,台草如茵尚可依”以黄昏时分的景色开篇,千山笼罩在渐淡的暮色中,仿佛一片静谧的画卷,而台上的青草如同柔软的绿毯,给人以依靠之感。颔联“落日下从江水浴,断霞真共塞鸿飞”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动态美,落日余晖映照在江面上,与远处飘散的晚霞交织在一起,与南飞的大雁共同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颈联“登高望远且为乐,弄月吟风甘息机”表达了诗人登高后的愉悦心情,不仅欣赏美景,更在月光与清风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放下了尘世的烦恼。尾联“北望严城无十步,殷勤幽鸟莫催归”则以北望城郭的遥远和鸟儿的殷切呼唤收尾,既体现了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长久停留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悰、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