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二》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二》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

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

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

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

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

有时抚孤琴,猿鹤听无哗。

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

(0)
翻译
白云缭绕在古老的树梢之上,下面有山间的农户人家。
曾经和你一起研读《易经》,深入探寻圣贤之道。
我们坐在洁白的石头上,取泉水煮沸,烹茶品茗。
直到现在,山中的孩子们还羡慕我们两位佳客的雅趣。
客人离去不再回来,屋上晨光如画,映照着朝霞。
有时弹奏孤独的琴声,连猿猴飞鹤也静静地聆听。
何时能再写下招隐诗篇,一同乘着青牛车漫游山林。
注释
白云:高高的天空中的云。
古树:年代久远的大树。
山人家:住在山里的农户。
易:《易经》,古代经典之一。
圣涯:圣人的境界。
盘桓:徘徊,逗留。
白石:洁白的石头。
汲泉:打水。
烧鼎茶:煮茶。
山中儿:山里的孩子。
两客嘉:两位令人赞赏的客人。
凝:凝聚。
朝霞:早晨的霞光。
抚孤琴:弹奏独弦琴。
无哗:没有嘈杂声。
赋:写作。
招隐:召唤隐士的诗。
共驾:一起乘坐。
青牛车:古代象征隐居生活的牛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图景。开篇“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处隐逸的居所,白云缭绕在古老的树木间,下方是山中人的家宅,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接着,“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研讨儒家经典,尤其是《易经》,深究其奥义,以期达到圣贤之境。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学术追求,也反映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则描写了诗人在山中享受独处时光的情景。盘曲的树木下,坐在洁白的石头上,取用山中的清泉煮沸而后泡制的茶叶,这是一种对自然的顺应和对生活的简约。

“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山中宁静生活的一种自豪与满足。山中的孩子们羡慕诗人与友人的美好时光,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能够享受一种远离尘世的纯净生活。

“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这两句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朋友离开后难以再次相聚,诗人只能在屋顶凝视着晨曦,感叹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

“有时抚孤琴,猿鹤听无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偶尔弹奏孤独的琴声,即便是山中的猿猴也不再吵闹,这是一种深入自然之中后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何时能像古代的隐者那样,写下征隐的文章,与朋友一同乘坐青牛拉的车子,追寻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学问以及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挽邓廷楠联

韩子文皆从道出;温公事可对人言。

(0)

意山园别墅联

此地莫向外人道;有花便是深山春。

(0)

贺祝庆年婚联

鼓瑟鼓琴,宜家宜室;佳儿佳妇,多福多男。

(0)

集句联

云生涧户衣裳润;窗近花阴笔研香。

(0)

挽张之洞联

鹤垣曩岁得依贤,早钦伟略沉几,能扶大局;

象魏新章筹立宪,此后民生国计,更赖何人。

(0)

岳阳楼

每眼前望吴楚东南,辄忧防海;

只胸中吞云梦八九,未许回澜。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