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七九皇侃》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七九皇侃》全文
宋 / 林同   形式: 五言绝句

儒释本同途,遗经非尔殊。

未应普门品,胜似仲尼居。

(0)
注释
儒:儒家。
释:佛教。
本:本质。
同途:相同的道路。
遗经:遗留的经典。
尔:你们。
殊:独特。
普门品:佛教经典之一,象征普遍慈悲。
仲尼:孔子的别称。
居:教诲,教导。
翻译
儒教与佛教本质上相同,遗留的经典并非只有你们的独特之处。
它并不逊色于《普门品》,更不用说与孔子的教诲相比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主题围绕儒佛思想的相通之处以及经典传承。首句"儒释本同途"表明儒学和佛教虽然源头不同,但追求智慧和道德的本质相似。"遗经非尔殊"进一步强调两者留传下来的教义并非本质差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后两句"未应普门品,胜似仲尼居"则通过比较,暗示《普门品》(佛教经典)可能并不逊色于儒家圣人孔子的教诲。诗人认为,尽管普门品可能不如孔子的言论广为人知,但它在精神层面上可能具有更高的境界或更深的内涵。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儒佛思想交融的见解,认为尽管表面上有所区别,但在追求人性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道路上,二者都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

作者介绍

林同
朝代:宋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猜你喜欢

南乡子

王哲已东迁。经过甘河上众贤。

性内饥寒由未免,盘缠。乞觅诸公自肯钱。

得得递相传。慧我同为出九莲。

多少各人心意会,怜怜。此去如来本气传。

(0)

报师恩.俗瑞鹧鸪

地仙中仙与天仙。认得三田月正圆。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兴拳。

撇憢弄脚虚粘地,猛烈回头合上天。

若被利名牵绊住,十分失了好因缘。

(0)

圣葫芦

这一葫芦儿有神灵。会会做惺惺。

占得逍遥真自在,头边口里,长是诵仙经。

把善因缘,却腹中盛。净净转清清。

玉杖挑将何处去,紧随师父,云水是前程。

(0)

太常引.送王嘉父

去年鞍马客南鄘。柰告别,苦匆匆。今岁又相逢。

喜客舍、清尊屡同。

仲宣楼上,杜陵幕下,着处话途穷。好去汉元龙。

道休着、青春负公。

(0)

御街行.送王君冕二首·其一

烟中列岫青无数。遮不断、长安路。

杜鹃谁道等闲啼,迤逦得人归去。

陇云秦树,周台汉苑,满眼相思处。

停杯莫放离歌举。至剪烛、西窗语。

元都燕麦又东风,自是刘郎迟暮。

纫兰结佩,裁冰斫句,细和闲情赋。

(0)

绿头鸭

道风清。武帘交互经营。

聚三天、合和两地,斡元宫、真气流行。

变刚柔、游龙牝马,应七十、十候生成。

走玉飞金,喷烟吸雾,相交水火迅当鸣。

六阴散、三阳鼎聚,丹品秀华英。

香风衬、金光透体,几缕霞明。

顿开基、头头性显,彻大千、沙界纵横。

拉轻吹、徘徊踊跃,步云霄、体段峥嵘。

非色非空,不增不减,海珍如意吐真晶。

罄内外、光华无碍,神用六通迎。

先天貌、功成荡荡,无复能名。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