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纱微启月光来,夜静遥闻玉笛哀。
久坐不知更漏永,忽惊花影上瑶台。
窗纱微启月光来,夜静遥闻玉笛哀。
久坐不知更漏永,忽惊花影上瑶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美的夜晚画面。"窗纱微启月光来",诗人以轻盈的窗纱和皎洁的月光入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氛围。"夜静遥闻玉笛哀",通过远方传来的悠扬笛声,传递出淡淡的哀愁,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久坐不知更漏永",诗人沉浸在笛声与月色中,时间仿佛停滞,忘记了夜晚的流逝,展现出对这宁静时刻的深深沉醉。最后,"忽惊花影上瑶台",诗人被突然移动的花影所惊醒,将视线转向室外,发现月光洒在如瑶池般的平台上,花影婆娑,更显夜的静谧与神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光、笛声和花影为元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女性诗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世界。
盼烟堤。又春归露草,愁长江蓠。
絮语津亭,老去重分携。
玉筝弦外吟髭白,记挑灯、同剪新词。
伴翠尊、未了高谈,照花微月转窗西。
明朝布帆去远,听古岸垂杨、处处莺啼。
也应忆、菰乡旧侣,醉隐渔矶。
江上几番夜雨,怕春恨、还染薜萝衣。
正倚阑,却过飞鸿,澹烟斜日晚凄迷。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
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
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
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
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
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