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诗殊佳二首·其一》
《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诗殊佳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0)
翻译
无法召唤陆子,他的风月之魂已飘渺
空荡的厅堂中,只留下他的遗像陪伴老僧
世人都冷漠无情,谁还会记得你的贤德
竟陵昔日的樵夫牧童之地,旧迹还能留存多少
我想吟唱你的诗篇,却只能徒然叹息,因为没有琴弦
在秋季,我用瓦器献上秋菊,就着石井的清泉斟酒
注释
陆子:指代某位名叫陆子的人物。
寥寥:形容稀少或飘渺。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或肖像。
老禅:年长的僧人。
浇薄:轻浮刻薄。
子贤:对陆子的赞美,意为他品德高尚。
竟陵:地名,此处可能指代陆子的故乡或活动地。
瓦登:瓦器,古代用来盛水或食物的器皿。
秋菊:秋季盛开的菊花,常用于祭奠或怀念。
石井泉:从石头井中汲取的泉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题目为《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有诗殊佳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陆羽(即唐代音乐家陆游)的崇敬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李援的赞赏。

“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这里的“陆子”指的是陆羽,“不可招”意味着陆羽已经去世,无奈难以召唤。诗人通过“寥寥风月魂”表达了自己对陆羽艺术天分和精神世界的怀念,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操,是诗人心中所珍视的。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场景: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了陆羽留下的画像。诗人表示,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愿意与这些遗迹为伴,与岁月静默地交流。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这是对当世之人的感慨,认为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识才。这里的“子贤”指的是陆羽的艺术才能。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竟陵”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而“樵牧地”则是农业活动的场所。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暗示陆羽留下的痕迹和影响是否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这里表达了诗人的愿望,想要吟诵陆羽的诗篇,但手中却没有琴弦,这也许是对音乐与文学结合的一种向往,或者是一种失落感的体现。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诗人在瓦砾堆积的地方发现了秋天的菊花,并且品味着从石头凿出的古井中涌出的泉水。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映射出诗人的孤高自许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陆羽音乐艺术的尊崇,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友情、文学与自然之美的一种独特体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寄韫禅师

孤踪随宝地,硕德重禅林。

雨遍龙归洞,天空鹤在阴。

泉声山路静,松影石塘深。

何日听高论,令人慰夙心。

(0)

马食粟

马食粟,马食粟,一閒二百匹,一食一百斛。

去年大旱人苦饥,草根食尽食木皮。

官司徵粟喂官马,马何贵重人何微。

人心不敢怨,只愿官马肥。

官马肥,走若飞,江南江北正格斗,将军杀贼要马骑。

(0)

题江阁燕坐图

青山凝微霭,澄江耀晴空。

层坡积馀润,绿树披清风。

彼美衣冠者,燕坐江阁中。

手持高士传,目送归飞鸿。

天朝罗俊髦,岩穴何舂容。

吾知松关路,未启白云封。

(0)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其七

相别无一语,相见无一言。

如何忘形者,远情复相牵。

我持江上风,遗公吹法筵。

公以竹间月,照我调素弦。

风比锦绣段,月比青琅玕。

(0)

题墨梅寄理惟贤大使

皇华使者岭南回,阅遍天涯几树梅。

诗卷满床香不断,为君临得一枝来。

(0)

忆昔·其四

忆昔元正万象新,九天云气动龙鳞。

朝回佩印还乌府,公退乘骢出紫宸。

中国山川频问俗,长沙民物倍伤神。

三年洒尽思亲泪,报主忧时志未伸。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