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题目为《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有诗殊佳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陆羽(即唐代音乐家陆游)的崇敬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李援的赞赏。
“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这里的“陆子”指的是陆羽,“不可招”意味着陆羽已经去世,无奈难以召唤。诗人通过“寥寥风月魂”表达了自己对陆羽艺术天分和精神世界的怀念,那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操,是诗人心中所珍视的。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场景: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了陆羽留下的画像。诗人表示,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愿意与这些遗迹为伴,与岁月静默地交流。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这是对当世之人的感慨,认为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识才。这里的“子贤”指的是陆羽的艺术才能。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竟陵”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而“樵牧地”则是农业活动的场所。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暗示陆羽留下的痕迹和影响是否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这里表达了诗人的愿望,想要吟诵陆羽的诗篇,但手中却没有琴弦,这也许是对音乐与文学结合的一种向往,或者是一种失落感的体现。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诗人在瓦砾堆积的地方发现了秋天的菊花,并且品味着从石头凿出的古井中涌出的泉水。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映射出诗人的孤高自许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陆羽音乐艺术的尊崇,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友情、文学与自然之美的一种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