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老犹童,览镜思妍媚。
摘白整冠巾,谓老真可讳。
不知齿牙脱,还复可留滞。
忆昨尔初生,玉白铦锋利。
相从能几何,竟作铅刀废。
得非本根拨,无乃言语累。
初危冀犹安,凛凛忧尔坠。
及兹两决绝,忽若还重寄。
投非东窗梭,去作下坂骥。
从兹慎语笑,至理得深契。
痴人老犹童,览镜思妍媚。
摘白整冠巾,谓老真可讳。
不知齿牙脱,还复可留滞。
忆昨尔初生,玉白铦锋利。
相从能几何,竟作铅刀废。
得非本根拨,无乃言语累。
初危冀犹安,凛凛忧尔坠。
及兹两决绝,忽若还重寄。
投非东窗梭,去作下坂骥。
从兹慎语笑,至理得深契。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甲戌郊祀斋居落齿有作正月十二日再落一齿用前韵亦斋居也》描绘了一位老者面对岁月流逝和身体变化的感慨。诗中,诗人以"痴人老犹童"起笔,形象地刻画出自己虽年事已高但心态依旧年轻的境况。然而,当他照镜子看到自己牙齿脱落,不禁意识到青春不再,曾经的锐利如同铅刀般被岁月磨损。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牙齿洁白锋利,感叹时光匆匆,转眼间只剩下衰老的痕迹。他担忧自己的衰老并非天生如此,而是言语和年龄带来的影响。在诗中,他将牙齿脱落比喻为人生的转折点,从起初的忧虑到后来的接受,仿佛重新寄托了对生活的希望。
最后,诗人告诫自己从此要谨慎言笑,深入体会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智慧增长的理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衰老的坦然态度。
岷江西来会众水,峡束奔湍吁可畏。
长年三老更相贺,舟到夷陵若平地。
宁知市朝车马尘,仕路风波尤畏人。
急流往往捷有神,滟滪瞿唐何足云。
祇今四海滔滔是,未省几人知此理。
君侯不与世沉浮,家有新堂名至喜。
武昌重镇居上游,云屯禁旅皆貔貅。
君侯智略谁与俦,天子久宽西顾忧。
令严将士无骄色,玉帐昼閒人语寂。
中斋一榻净无尘,自炷炉香读周易。
有时领客尊酒同,雅歌投壶双颊红。
门前官柳摇春风,想应目送天边鸿。
狐兔中原须尽扫,功成身退天之道。
角巾归路飏轻舟,童仆欢迎人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