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鸣珂紫陌游,衣冠今送李膺舟。
刺桐似锦人相待,扶荔如云客暂留。
贯索光摇沧海夜,石尤风超大鹏秋。
好将德意开殷网,自昔君王重爽鸠。
芳草鸣珂紫陌游,衣冠今送李膺舟。
刺桐似锦人相待,扶荔如云客暂留。
贯索光摇沧海夜,石尤风超大鹏秋。
好将德意开殷网,自昔君王重爽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为友人李中郎赴任闽中,即福建,担任司法职务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芳草鸣珂紫陌游,衣冠今送李膺舟”,以“芳草”、“鸣珂”、“紫陌”等意象渲染出送别的氛围,同时暗喻友人李中郎如同汉代名士李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衣冠代表送行者,他们身着礼服,庄重地为友人送行。
颔联“刺桐似锦人相待,扶荔如云客暂留”,通过“刺桐”和“扶荔”两种植物的比喻,展现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受到的热情接待。刺桐花艳丽如锦,象征热烈欢迎;扶荔树繁茂如云,寓意短暂停留,暗示友人虽暂时驻足,但很快将展开新的生活。
颈联“贯索光摇沧海夜,石尤风超大鹏秋”,运用“贯索”(古代天文学术语,指星宿)和“石尤风”(一种强烈的东南季风)的意象,描绘友人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寓含着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大鹏秋则象征着友人广阔的志向与未来的希望。
尾联“好将德意开殷网,自昔君王重爽鸠”,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以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开启新的事业,同时也暗含对友人公正执法、为民谋利的期待。君王重爽鸠,这里借用了《左传》中的典故,寓意君主重视贤能之士,期望友人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许。
旷野饮绿水,往往如具区。
尉氏得此景,赐民非自娱。
想成独乐戒,故能与民俱。
阮籍方外豪,徘徊顾梁都。
亦恐感嘉惠,岂特怀壮图。
逸兴果何类,茫茫谁与拘。
度量贮天汉,岂不容葭芦。
兴废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为凫鹥乡,今为狐鼠庐。
厚泽瘗膏壤,能复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怀古安用吁。
迎晖不觉一日尽,邀月又会三人閒。
未言期约绿岩畔,且共歌舞清樽间。
霜轮皎皎无今古,世途扰扰多新故。
今月曾经照故人,古人问月今何处。
百年光景行复催,有月可邀能几回。
双岩达士不须说,始见迎晖复邀月。
钱塘吴之雄,西湖乃其贰。
晴虚混高下,寒光堕苍翠。
俯仰睨澄澈,融结会幽邃。
日月司晦明,烟云管开闭。
楼阁生有无,尘凡换奇异。
素蔼俄包藏,物象已非二。
中有虚一子,四顾银色世。
云罅漏馀晷,稍盛却阴翳。
遽回天汉明,收摄何所置。
近影认遥碧,故态献新媚。
振羽鹭初起,一苇出天际。
大巧现奇画,人欢发幽思。
杖履秋林深,弦管春波细。
名字人不知,閒藏洞霄吏。
金杯十分酒,酌子消百忧。
石可补青天,弃与瓦砾侔。
丝可弦南风,织成绢素柔。
竹帛未书功,光景忽以遒。
匏系久不食,栖栖江上洲。
土鼓与蒉桴,为用先鸣球。
革带人所贱,犹列下邳侯。
木有栋梁材,终当回万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