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雨》
《疏雨》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

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
táng / hán

shūcóngdōngsòngléixiǎotíngliángjìngméitái
juànliányàn穿chuānrén

yànérchùshǒulái
dànjìnxiánqiúshàngshǎngwéijiāngzhěngzuòliángméi

róngguàqīngtiānxiàfēishìcái

注释
疏雨:稀疏的小雨。
疾雷:急促的雷声。
莓苔:青苔。
卷帘:卷起窗帘。
穿人去:穿堂而过。
触手来:主动游到。
进贤:提拔贤能。
上赏:上级赞赏。
拯溺:拯救困境。
戎衣:战袍。
清天下:澄清天下。
济世才:救世才能。
翻译
稀疏的小雨伴着急促的雷声从东方而来,小庭院中凉意顿生,莓苔洗净清新。
我卷起窗帘,只见燕子穿堂而过,洗砚的鱼儿仿佛主动游到我手边。
我只希望能提拔贤能之人,以获得上级的赞赏,将拯救困境作为自己的使命。
身披战袍,我志在澄清天下,因为并非没有济世救民的才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图景。起始两句“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勾勒出一场春雨过后的清新环境,天空中传来阵阵细雨带来的雷声,而小庭院内则被这场雨洗涤得干净,连地面的苔藓都变得清新起来。

接下来的“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两句,则展现了室内的安逸与自然之美。卷起的窗帘中有燕子穿行,而诗人在书桌前洗砚台时,却意外地感受到水中的小鱼触及自己的手,这些细节描写都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生活状态。

最后四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荐举贤能之士,以此作为美好的交往方式。同时,通过提到“戎衣”,即军装,这里隐含着对国家安定和个人才能得到施展的愿望。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透露出其政治理想与个人抱负。

韩偓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这首诗正体现了诗人在闲适中寻找精神寄托,以及对于社会责任与个人理想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秋柳八首·其一

江南江北尽堪悲,堤上谁歌杨柳枝。

腰比休文何太瘦,鬓如潘令竟成丝。

折来羞赠离人手,断后难添少妇眉。

此日阳关三叠后,多应愁杀戍边儿。

(0)

红木棉花

瘴岭风吹红木棉,蛮方隹丽亦嫣然。

种来琼海年年暖,开遍朱厓处处妍。

无雪不知庭絮咏,争春欲占荔支烟。

流人肠断秾花候,月冷荒庵杜宇前。

(0)

豆花

种菽南山生事微,春残花尽豆苗稀。

风从紫电光中坠,香入青梅乳下肥。

击缶狂夫歌唱里,荷锄高隐月明归。

?时开遍吴娘陇,把嗅深沾野老衣。

(0)

棕榈

山窗清影下栟榈,惊见流黄映石渠。

陡拔母陀金臂起,高擎铜狄露盘虚。

蜂房小结三阿阁,蕉橐中抽万卷书。

孔盖金支何处下,却教雉尾护交疏。

(0)

付法颂

吾本来唐国,传教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0)

率题六章.第五章劝请仁贤背苦就乐·其五

愿子从为善,名价身为呈。

诸天散花下,飞梵来相迎。

同升珍宝殿,处处皆光明。

共居常乐境,齐悦证无生。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