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羽檄蓟门城,楚客登临短发生。
已厌风尘多病色,何妨侍从有诗名。
怜才欲荐云中守,抗疏先论海上兵。
此日主恩深顾问,还如方朔在西京。
清秋羽檄蓟门城,楚客登临短发生。
已厌风尘多病色,何妨侍从有诗名。
怜才欲荐云中守,抗疏先论海上兵。
此日主恩深顾问,还如方朔在西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怀明卿》。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清秋时节,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清秋羽檄蓟门城”以“羽檄”象征战事紧急,点明背景为边关战事,而“蓟门城”则暗示了地点。接下来“楚客登临短发生”,诗人自比楚客,登高望远,却因战事频仍而感到身心俱疲,头发也似乎因此而变短,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自身状态的感慨。
“已厌风尘多病色,何妨侍从有诗名。”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战乱的厌恶以及对自己虽身处动荡却能以诗名留世的欣慰。接着,“怜才欲荐云中守,抗疏先论海上兵。”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与推崇,希望推荐有才能的人去治理边疆,并且直言上疏,先论海上军事,显示出其政治见解的敏锐与果敢。
最后,“此日主恩深顾问,还如方朔在西京。”诗人以汉代文学家东方朔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君主面前受到深重的恩宠与信任,如同东方朔在西京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一样。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政治抱负的追求。
一夜武夷三尺雪,岩壑无声闻竹折。
云峰烟岫望都迷,玉树瑶林寒更发。
山中道士毛骨奇,劝我留宿山前斋。
轻装冒雪非得已,仙赏更待他年来。
王春正月东风回,星桥铁锁明夜开。
鳌山千仞接云汉,平地五色移蓬莱。
公家今夕果何夕,适逢间气生英才。
清都虎豹失呵禁,九关转钮驱河魁。
烂柯山头瑞烟起,太白之精天上来。
却来人间知几载,少日声名震寰海。
太学高文擅俊场,江南刺史多遗爱。
江边父老祝长年,南极年来一星在。
明年此夕从宸游,鳌山正出鳌头外。
新莺百啭柳初青,龙池凤阁遥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