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
《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太学新刊进脩录,老夫三读仰儒宗。

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

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

更芟枝叶寻根本,围棘中间见晦翁。

(0)
鉴赏

此诗《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教育与学问的深刻思考。

首联“太学新刊进脩录,老夫三读仰儒宗”,开篇即点明主题,太学新出的进修录,让老夫反复阅读,敬仰儒家的宗师地位。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流露出对儒家文化的崇敬之情。

颔联“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以古朴淳厚的风气取代当今社会的浮躁之风的愿望。太古淳朴之气与现代社会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呼吁回归传统美德和教育的本真。

颈联“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白玉堂前春意盎然,黄金台下月色如水,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象征着理想中的学习环境和精神状态。

尾联“更芟枝叶寻根本,围棘中间见晦翁”,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探讨。诗人主张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更要深入挖掘其根本,去除表面的枝叶,找到真正的智慧源泉。同时,通过“围棘中间见晦翁”这一形象,暗示了在复杂环境中寻找真理的艰难,强调了坚持与探索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教育与学问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教育模式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重阳后三日登雨花台

一片金陵月,荒台对酒看。

水云霏冉冉,江日隐团团。

雁早那堪听,花迟未可餐。

凭轩望乡国,西北近长安。

(0)

送侯良弼之汤阴

虬须使君乘铁骢,邺南古道行秋风。

居人不解明府号,争看印章垂赭铜。

使君登座衙鼓发,簿吏趋蹡来走谒。

止是阳春一片心,谁教化作琴堂月。

月明照见冰丝影,流水声高闻四境。

却记中条罢讲时,山云夜覆檐花冷。

黄口小儿把刀笔,抹黑批丹誇法律。

岂知汉吏推明经,不在区区三尺刑。

(0)

门有车马客为顾侍御乃翁赋

门有车马客,云来自吴下。

相逢问丈人,草服在中野。

中野何所有,有园亦有畴。

青槐荫君堂,文杏为君楼。

楼上置书史,下系双桂舟。

园中古松树,甘露降油油。

居人被其惠,行者藉其庥。

阿儿冠豸冠,阿弟登龙头。

出入乡党间,光尘满道周。

昆山岌嵯峨,湖水绕下流。

丈人乐相乐,延年方未休。

(0)

天寿山行

石门凌旦启,驰路直且长。

青山白云合,四顾郁茫茫。

蘋藻秀空涧,黍稷亦登场。

哲王敦孝理,陵邑事秋尝。

予本草野士,谬职参奉常。

敢云俎豆娴,亦已阅星霜。

萦回度墟曲,宛转历岩冈。

蒸岚侵我肌,零露沾衣裳。

沾裳讵足惜,鸿私难可忘。

(0)

戏简王临安同年

候子虎溪渡,送子龙陂桥。

出城不相见,征盖倏已遥。

百金买江鱼,千金买春酒。

期子会宜城,飘忽过潼口。

追子汉江曲,望子岘山头。

子有室家好,岂知途路愁。

暮投城外寺,急雨响高屋。

安得与子同,长歌对银烛。

子程勿早发,吾驾亦早留。

风尘莽南北,一别动经秋。

(0)

晚眺

密云驱雨过,山为送青来。

犬吠行人住,牛奔牧竖回。

好句随凉得,芳樽入夜开。

床头无所有,几卷旧书堆。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