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雨霏丝,到处应益农。
南易北艰致,风气属不同。
易者虞其过,艰者难其逢。
淅沥听深夜,嘹唳度数鸿。
因更忆燕齐,春膏赖化工。
二月雨霏丝,到处应益农。
南易北艰致,风气属不同。
易者虞其过,艰者难其逢。
淅沥听深夜,嘹唳度数鸿。
因更忆燕齐,春膏赖化工。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夜雨的景象及其对农事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农业的深刻理解与关注。
首句“二月雨霏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二月细雨如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柔和而湿润的氛围。接着,“到处应益农”点明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雨水能够滋润大地、促进作物生长的期待和喜悦。
“南易北艰致,风气属不同”两句通过对比南方和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揭示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方地区可能因为雨水过多而变得容易,而北方则可能因为雨水不足而面临困难。这种差异体现了自然界中风土人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易者虞其过,艰者难其逢”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地区在面对雨水时的不同心态和应对策略。对于雨水充足的地区,人们可能会担心雨水过多导致农作物受损;而对于雨水稀缺的地区,则可能渴望雨水的到来。这种对雨水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既依赖又矛盾的关系。
“淅沥听深夜,嘹唳度数鸿”描绘了深夜中雨声淅沥,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伴随着远处鸿雁的叫声,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深远的意境。这种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
最后,“因更忆燕齐,春膏赖化工”表达了诗人对燕齐(泛指北方地区)春雨的怀念,以及对大自然赋予生命活力的感激之情。春雨如同滋养万物的膏脂,是大自然创造生命的源泉。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恩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二月夜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之源的赞美。
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
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会朝元正无不至,受命上宰须及期。
侍从近臣有虚位,公今此去归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