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胜之三首·其一》
《和王胜之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

鲁公宾客皆诗酒,谁是神仙张志和。

(0)
注释
城上:城楼之上。
湖光:湖面的光芒。
暖欲波:温暖得仿佛要泛起波纹。
美人:美丽的女子。
唱:唱歌。
踏春歌:春天的歌曲。
鲁公:指鲁国公或某位姓鲁的尊贵人物。
宾客:客人。
皆:都。
诗酒:饮酒作诗。
神仙:超凡脱俗的人。
张志和:唐代诗人,以隐居著称。
翻译
城楼上湖面的光芒温暖如波,美丽的女子为我唱起踏青的歌。
鲁公的宾客们以诗酒相伴,谁能成为像神仙张志和那样的人物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城上湖光暖欲波",开篇即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温柔的湖光,它仿佛在微风中轻轻荡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一种安逸而自得的情怀。

"美人唱我踏春歌",则将视角转向宴席上的欢畅之情。"美人"一词,不仅指代了宴会上歌唱的女性,也象征着美好事物和纯净情感。这一句通过动听的方式,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春日里轻柔的歌声,感受到诗人与美人的共同欢乐。

"鲁公宾客皆诗酒",这句话展示了宴席上的豪迈气氛。"鲁公"指的是历史上以文学著称的人物,如孔子,这里的使用或许是对宴会主人的尊称。而宾客之间的相聚,通过诗歌和美酒的交流,增添了一份文化的沉淀与精神的交融。

最后一句"谁是神仙张志和",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赞叹。这里的"张志和"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许是诗人心中理想中的艺术家形象。这一句通过对比,更加突显了宴会上宾客之间的高雅境界,他们在诗酒之间寻找到了超然脱俗的精神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湖光、美人的歌声、文学宴席和对艺术家理想化身的赞叹,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更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悠远,是对美好生活的一次抒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江堤晓行

晨光照水尚熹微,行近花丛又湿衣。

雾里帆来看不见,一声柔橹去如飞。

(0)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其一

长门渡隘浪成堆,欲进船时雾不开。

多谢东风与吹垢,两边无数好山来。

(0)

答林同川明府

闭门春草长,久作丘园客。

缄书千里来,叩我江上宅。

浣手启素书,喟然感今昔。

君本铁桥仙,龙剑倚天碧。

出洞借逍遥,乘彼青云翼。

烟花满九垓,到处留鸿迹。

学士解金龟,朱门回玉勒。

此时方炎蒸,病渴抱惨戚。

愿试小还丹,济我如春泽。

(0)

渐山早发

呼仆吹灯促晓装,出门月色十分光。

板桥霜重稀行迹,野寺钟疏搅客肠。

河汉低斜趋北极,启明辉映出东方。

前途莫见同心伴,惟有啼鹃诉路长。

(0)

雪景

水映平林雪满山,孤舟撑出断桥湾。

梅花未漏春消息,閒向湖边载鹤还。

(0)

西崦楼冬夜看月

村庄野人空白头,惯从宾客事寻幽。

东城月出不归去,西崦楼高堪散愁。

半夜钟声霜欲下,千峰玉气地俱浮。

雪堂词赋谁能续,赤壁矶前好泛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