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娥阿母娇,飞軿来羽野。
八龙云篆章,肯向人间写。
南真苦论道,声气觉殊下。
却携九华妃,共诣修仙者。
清娥阿母娇,飞軿来羽野。
八龙云篆章,肯向人间写。
南真苦论道,声气觉殊下。
却携九华妃,共诣修仙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织的奇幻景象。首句“清娥阿母娇,飞軿来羽野”,以“清娥阿母”这一形象,展现了仙界的美丽与神秘,阿母乘坐着轻盈的飞軿,从羽野而来,充满了飘逸和灵动之感。接着,“八龙云篆章,肯向人间写”,通过八条龙篆刻的云章,暗示了仙界的威严与不凡,同时也表达了仙人对人间世界的关注与关怀。
“南真苦论道,声气觉殊下”,这里“南真”可能指的是南方的神仙,他们对道的追求和理解深邃而独特,与世俗的声音格格不入,体现了仙人与凡人的思想差异。最后,“却携九华妃,共诣修仙者”,描述了仙人们携带着九华妃(可能象征着美好或尊贵),一同前往修炼之地,追求长生之道,展现了仙界和谐与修行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仙界与人间的不同风貌,以及仙人们对于道的执着追求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拿龙虎蹲。
横空直上相陵突,丰茸离纚若无骨。
风雷霹雳连黑枝,人言其下藏妖魑。
空庭落叶乍开合,十月苦寒常倒垂。
忆昨花飞满空殿,密叶吹香饭僧遍。
南阶双桐一百尺,相与年年老霜霰。
两崖古树千般色,一井寒泉数丈冰。
欲问前朝戴居士,野烟秋色是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