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淡生云处,山空欲雨时。
病翻思睡早,闲不厌醒迟。
白露澄芳沼,凉风动桂枝。
萧萧半窗竹,留客坐题诗。
水淡生云处,山空欲雨时。
病翻思睡早,闲不厌醒迟。
白露澄芳沼,凉风动桂枝。
萧萧半窗竹,留客坐题诗。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深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内心世界的沉静思考。
首联“水淡生云处,山空欲雨时”,描绘了一幅水面上轻柔的云朵缓缓生成,山间空气稀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季的画面。水与云、山与雨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病翻思睡早,闲不厌醒迟”,则转而描写诗人的个人感受。生病时,他渴望早早入睡以求得片刻安宁;在闲暇之时,却也不厌其烦地保持清醒,似乎在享受这份难得的清闲与宁静。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颈联“白露澄芳沼,凉风动桂枝”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象。白露覆盖在清澈的池塘上,使得池中的花朵更加鲜艳;凉爽的风吹过,桂树枝头的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特有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尾联“萧萧半窗竹,留客坐题诗”则以竹林的萧瑟声和邀请客人一同坐下来题诗的情景,收束全篇。竹子的萧瑟声象征着秋天的寂静,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高洁。邀请客人一起题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