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频,霜华坠。悄过画屏愁倚。梧桐滴画虬壶水。
添枕函清泪。初松髻,方成寐。谁把梦儿惊起。
芭蕉送雨,到暗灯窗里。
雁声频,霜华坠。悄过画屏愁倚。梧桐滴画虬壶水。
添枕函清泪。初松髻,方成寐。谁把梦儿惊起。
芭蕉送雨,到暗灯窗里。
这首清代丁澎的《更漏促红窗.本意》描绘了一幅秋夜闺思的画面。开篇“雁声频,霜华坠”以雁鸣和霜降的自然景象渲染出深秋的寂寥与凄清,暗示主人公独处闺中,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悄过画屏愁倚"写女子悄然倚靠在画屏前,内心充满愁绪。
接着,“梧桐滴画虬壶水”通过梧桐叶上的露珠滴落,象征着女子心中的泪水,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添枕函清泪”进一步表达了她的哀愁,泪水打湿了枕头,仿佛将自己的心事融入其中。
进入梦境后,“初松髻,方成寐”,女子刚入睡,但又被梦中的惊扰唤醒,暗示着她内心的不宁和无法逃避的思念。最后,“芭蕉送雨,到暗灯窗里”以芭蕉叶在雨中摇曳,声音透过暗淡的灯光传入室内,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深夜中被外界环境所触动,情绪更加低落。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夜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清冷的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
泪淹妆薄。
背东风伫立,柳绵池阁。
漫细字、书满芳笺,恨钗燕筝鸿,总难凭托。
风雨无情,又颠倒、绿苔红萼。
仗香醪破闷,怎禁夜阑,酒酲萧索。
刘郎已忘故约。
奈重门静院,光景如昨。
尽做它、别有留心,便不念当时,雨意初着。
京兆眉残,怎认为、新人梳掠。
尽今生、拚了为伊,任人道错。
豢犬使警夜,畜鸡用司旦;彻警盗所窥,失旦固吾患。
岂无糠粞费,施报不可缓。
家居亦为政,发我中夜叹。
短裘入重云,长鑱求灵药。
人葠四体具,狗杞群吠恶。
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
长啸忽蹑空,天台赴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