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诗中以西湖之美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与活跃并存的画面。开篇即以“钱塘门外西湖西”设定场景,再以“万松深处古招提”展现自然之美。孤塔昂昂,显示出独特的地标性,而“湖光滟滟明岩扉”则是对光线与水面交错的细腻描绘。
接下来的两句,“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展现了僧人的宁静生活和湖上游船的热闹景象。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宁静与喧嚣的对比,以及不同的人对待这种环境的态度。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一句,更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于生活节奏的选择和追求。这里的“静者”与“游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诗的后半部分,“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既不追逐世俗喧嚣也不沉迷于孤寂生活中人的赞美。这种生活方式,正如“长与梅花作主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
最后几句,“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回忆,以及面对美好景致时的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风光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宁静与高洁情操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