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夜》
《舟夜》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画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散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
míng / wángshǒurén

suíchùkànshānzhōushēnshuāngyuèjiānchóu

cuìhuáyóuzhòujiǎozhōngxiāoshùlóu

jiǎshàngtúnhuáihǎiběijīngchūfàngchǔjiāngtóu

hóngtāogǔngǔnchéngfēngshìróngkāifānshōu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舟夜》。诗人以舟行夜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想象中的战事,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随处看山一叶舟”,写舟行之中,诗人随波逐流,所见皆是沿途的山峦,形象地传达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次句“夜深霜月亦兼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同时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愁绪。

第三句“翠华此际游何地?”借“翠华”象征皇权,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疑问此刻皇帝身处何处,暗含对时局的忧虑。第四句“画角中宵起戍楼”,通过“画角”和“戍楼”的意象,描绘出战事的紧张气氛,显示出诗人对边疆安危的牵挂。

第五、六句“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散楚江头”,具体描绘了军事部署,暗示战事尚未平息,军队依旧驻扎在淮海地区,而旗帜则在楚江边飘扬,展现了战事的动态画面。

最后一句“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以洪涛比喻汹涌的战事,形象地写出战争的激烈和难以预测,同时也寓言人生旅途中的挑战,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控制局面的不易。

整体来看,《舟夜》通过舟行夜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国家和战争的忧虑,展现了王守仁深沉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闻圆机游山政为梵供复用前韵作

蹙缩饥肠与世违,崚嶒折屐到云扉。

丹砂不逐飞仙去,白叠甘从佞佛归。

(0)

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其八

织女机寒自失依,云霞扎扎似吟诗。

女儿谢席雪无句,父子庾家梅有辞。

(0)

和蒲君刑曹佳作·其一

独步当年贤士关,青衫初试□官閒。

好怜归去龙钟者,五世题名在道山。

(0)

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

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

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

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

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

(0)

上林春/一络索.韩相生日

天惜中秋,三夜淡云,占得今宵明月。

孟陬岁好,金风气爽,清时挺生贤哲。

相门出相,算钟庆、自应累叶。

乍归来,暂燕处,共仰赤松高辙。想人生、会须自悦。

浮云事,笑里尊前休说。

旧有衮衣,公归未晚,千岁盛明时节。

命圭相印,看重赏、晋公勋业。

济生灵,共富寿,海山天阔。

(0)

凝祥池上联句

粉垣周十里,丹碧焕神宫。

楼阁晚多雨,梧桐天早风。

人来夕照外,鸟起白蘋中。

何用厌城郭,沧洲佳兴同。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