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高秋倍闇然,凉风天末想娟娟。
黄花耐拥南楼屐,红树相看牛渚船。
白社避巢将客燕,平林抱叶未归蝉。
那堪子夜乌啼尽,荻岸枫城梦里烟。
水国高秋倍闇然,凉风天末想娟娟。
黄花耐拥南楼屐,红树相看牛渚船。
白社避巢将客燕,平林抱叶未归蝉。
那堪子夜乌啼尽,荻岸枫城梦里烟。
这首《秋月感怀》由明代诗人王衡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水国高秋倍闇然”,描绘了秋季水乡的深沉与寂静,暗喻着岁月的厚重与深远。接下来,“凉风天末想娟娟”一句,以想象中的月亮在遥远的天边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美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黄花耐拥南楼屐,红树相看牛渚船”两句,通过黄花与红树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同时“南楼屐”和“牛渚船”的意象,既勾勒出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白社避巢将客燕,平林抱叶未归蝉”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白社与客燕、平林与未归蝉,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更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漂泊、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那堪子夜乌啼尽,荻岸枫城梦里烟”两句,以子夜乌啼的凄凉景象,以及梦中烟雾缭绕的枫城,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与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郎星锦帐,忽翩然归访,南溪孤鹜。
前日登高谁信道,寿酒重浮茱萸。
风露杯寒,芙蓉帐冷,笑受长生箓。
广寒宫殿,桂华应已新续。
不用翠倚红围,舞裙歌袖,共理称觞曲。
只把文章千古事,留伴平生幽独。
但使明年,鬓青长在,萱草春风绿。
诸郎如许,转头百事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