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馀韵远相沾,不见高轩驻短檐。
花落每教空扫径,客来长为误窥帘。
僧门漫说三生改,人世难逢四美兼。
若遣锦囊随綵笔,草堂风月价须添。
诗家馀韵远相沾,不见高轩驻短檐。
花落每教空扫径,客来长为误窥帘。
僧门漫说三生改,人世难逢四美兼。
若遣锦囊随綵笔,草堂风月价须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夏提学韵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细腻观察。
首句“诗家馀韵远相沾”,点明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仿佛那些优美的诗句仍在耳边回响,给予他灵感与慰藉。接着,“不见高轩驻短檐”一句,以“高轩”象征显赫之士,而“短檐”则代表平凡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似乎那些曾经的辉煌已不再停留于眼前。
“花落每教空扫径,客来长为误窥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花开花落,时间流逝,每一次客人来访都让诗人感到既期待又忐忑,仿佛每一次的等待都充满了未知和可能。这里的“空扫径”和“误窥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自省。
“僧门漫说三生改,人世难逢四美兼。”这两句则将话题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诗人借用佛教中的“三生”概念,表达了对人生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借“四美”(通常指琴棋书画或山水花鸟等美好的事物)的难以同时拥有,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这里既有对自然与人文美的向往,也有对生命短暂与不可逆的深刻理解。
最后,“若遣锦囊随彩笔,草堂风月价须添。”诗人想象如果能有如锦囊般珍贵的机遇,随身携带彩笔,那么在草堂中与风月相伴的日子将会更加丰富多彩。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创作激情的呼唤,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能够激发更多的灵感与创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艺术、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