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
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
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
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
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
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
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
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
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
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
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
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
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
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
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
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
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
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间乐事的向往。
“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开篇即设置了一个愉悦的季节背景,春意盎然,人们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尽情地游玩、享受彼此的陪伴。
“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诗人通过对高楼与晚霞相互辉映的情景描写,以及那悠扬的风声,表现了对于高洁、超脱世俗生活的一种向往。
“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这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寂静而深远,如同进入禅境一般,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织。阳光穿透云层照耀着皇都,以及远处山峰间露出的两座宏伟建筑,都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
“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这里强调了一种自然之中的独特与卓越,似乎在说,即便是在众多山峦中,这片区域仍有其特别之处,不可与他山相比。
“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诗人继续描绘了奔流不息的大自然景象,以及各种水流汇聚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动感十足的情趣。
“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这两句则从哲理上探讨了自然界阴阳平衡与万物和谐共处的主题,认为这种平衡是整个宇宙得以安宁的根本。
“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接下来的几句转向了交通、交流的繁荣景象。无论是水上船只还是陆地车辆,都充斥在河流与大道之上,展示了一个开放包容、物资交流丰富的时代。
“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这里提到了过去的边防工事如今已经修缮完毕,同时也强调了一种民生丰饶、国力昌盛的情况。
“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一种积极反馈与自我激励,表达了希望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背景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建筑、自然景观等多个层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唐代盛世的繁荣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元气殊万类,惟人最通明。
夫何此灵草,亦识谗谀情。
扬扬吐奇芬,毋乃太微精。
孤根宁独立,不与凡卉并。
宵衣朝百辟,丹陛秋风生。
奸回既屏迹,利口亦潜形。
周禾徒同颖,汉芝空九茎。
虽能誇美瑞,曷足资治平。
寄言持斧者,可与同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