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
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虚舟。
舟閒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
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
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虚舟。
舟閒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晁迥的作品,名为《双喻辞》。诗人在此运用了两种比喻手法来表达其内心的修养与生活态度。
"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这里,诗人将人生的处理方式比作一把尺子,主张在世事纷争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偏不倚,以此来衡量一切,从而避免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自由。
"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虚舟。舟閒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接着,诗人将自己的道德之心比作一叶轻舟,在生命的河流中随波逐流,不为外物所牵绊。舟能在水上自由穿梭,停靠无常,正如诗人的性情,不受世俗羁绊,能够优雅自在地生活。
"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
最后,诗人总结道,只要能够领悟并实践这两种比喻的智慧,就不必再有任何担忧与烦恼,因为内心已经获得了超然物外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两种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高洁修养,是一篇颇具禅意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