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彫尽蕙兰芳,杖屦翛然一漫郎。
凫鹤短长宁复问,但知鹏鴳两相忘。
芙蓉彫尽蕙兰芳,杖屦翛然一漫郎。
凫鹤短长宁复问,但知鹏鴳两相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开篇“芙蓉彫尽蕙兰芳”,通过对荷花和蕙兰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隐含着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怀。“杖屦翛然一漫郎”则是说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漫步,手持拐杖,心情舒畅。
接下来的“凫鹤短长宁复问”,诗人对于天鹅和鹭的身材大小已经不再过分关注,这里“宁复问”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观念的心态,不再纠结于物质世界的细节。
最后,“但知鹏鴳两相忘”,诗人将自己的精神状态比喻为鹏和鴳(古代传说中仙鸟)的相互忘却,这里“两相忘”意味着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忘记了自我,也让世间纷扰变得渺小无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
西郊获奇兽,鲁史终笔削。
列国事纷争,士习纵横学。
卓彼鲁仲连,冲怀隘寥廓。
缓颊秦师退,立谈聊城拔。
奇功不日收,世议酬高爵。
孰知斯人志,飘飘在丘壑。翱翔东海上,遗踪散?漠。
千载仰高风,于焉可敦薄。
投戈幸无事,盛时多宴閒。
轩居谢尘俗,下榻延儒冠。
日夕众宾集,剪烛春夜阑。
知己总云萍,同臭纷芝兰。
人生贵有适,油油足清欢。
但得簪常盍,肯使樽中乾。
仓庚鸣牖外,白鸥泛波间。
支颐玩群动,相期盟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