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
悲端若能减,渭水亦应穷。
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
悲端若能减,渭水亦应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邓国太夫人挽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切的哀悼和对逝者的怀念。
"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美丽的鸾鸟不再歌唱,它那精致的妆容如今只剩下沉睡;而人去世后,那些用锦缎编织的字画也变得毫无意义,为空白。这两种意象都在传达失去后的空虚和美好事物不再的悲哀。
"悲端若能减,渭水亦应穷。" 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如果悲痛能够减少,那么连渭水(古代河名,以清澈著称)也会因这份深沉的悲哀而变得贫瘠。这不仅是对逝者哀悼的情感表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干涸和枯竭。
整体来看,宋之问通过这些意象和比喻,将挽歌中的哀思和悲痛传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深沉、细腻的情感力量。
稽山道上多名迹,万顷湖光衬山色。
云蒸雾集累千年,屈指风流几人物。
平生佳处身曾经,赖此泉石供馀龄。
爱山何惜买山费,明珠不博娉与婷。
我闻天衣最奇绝,万顷清凉扫烦热。
持经夜半鸟鼠听,忽睹金仙起还灭。
把茅从此成开山,法华妙果僧中贤。
当时十诏徵不起,神奇变化泥生莲。
山神谨护泥封诏,独有遗风传内教。
袈裟金缕照琉璃,时放祥光蔽云物。
我来官守无时閒,著脚未历城南山。
区区俗眼空自翳,耿耿此意如循环。
我心岂是真如石,惭愧新诗与推激。
自怜未到此山中,想见入山深未得。
要令攻俗如攻城,兹游约与秋风迎。
吾曹岂办痴儿事,为君一醉南湖清。
《题天衣寺》【宋·袁说友】稽山道上多名迹,万顷湖光衬山色。云蒸雾集累千年,屈指风流几人物。平生佳处身曾经,赖此泉石供馀龄。爱山何惜买山费,明珠不博娉与婷。我闻天衣最奇绝,万顷清凉扫烦热。持经夜半鸟鼠听,忽睹金仙起还灭。把茅从此成开山,法华妙果僧中贤。当时十诏徵不起,神奇变化泥生莲。山神谨护泥封诏,独有遗风传内教。袈裟金缕照琉璃,时放祥光蔽云物。我来官守无时閒,著脚未历城南山。区区俗眼空自翳,耿耿此意如循环。我心岂是真如石,惭愧新诗与推激。自怜未到此山中,想见入山深未得。要令攻俗如攻城,兹游约与秋风迎。吾曹岂办痴儿事,为君一醉南湖清。
https://shici.929r.com/shici/DCnRx.html
天教英雄声名好,满眼看渠腾蹋早。
吁嗟世事暗如漆,虞卿穷困刘蕡老。
平生翰墨弥九州,丰城埋剑干斗牛。
一官了不受羁束,婆娑风月聊归休。
天欲成之烦一蹶,子美东屯笑耕月。
诸山摇落不成林,看取孤松岁寒发。
西湖十顷玻璃风,酒阑豪气诗千筒。
请君流水照冰雪,长鱼岂与虾蚬同。
笑傲愁如失,登临酒半醒。
故将双眼碧,割断半山青。
土沃差宜竹,城高未著亭。
可人东郭外,绡翠舞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