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妹哭夫城东隅,小妹哭夫海昌庐。
城隅泪干海昌湿,新鬼旧鬼争冥途。
买舟昨日吊新鬼,雉经暑月无完肤。
牵衣顿足相向哭,弟妹失声眼尽枯。
三年不见语音改,是耶非耶灯前呼。
可怜头上榛半尺,良人一掷簪珥无。
呜呼四歌兮转凄切,野田水涩寒声咽。
大妹哭夫城东隅,小妹哭夫海昌庐。
城隅泪干海昌湿,新鬼旧鬼争冥途。
买舟昨日吊新鬼,雉经暑月无完肤。
牵衣顿足相向哭,弟妹失声眼尽枯。
三年不见语音改,是耶非耶灯前呼。
可怜头上榛半尺,良人一掷簪珥无。
呜呼四歌兮转凄切,野田水涩寒声咽。
这首明代虞淳熙的《仿杜工部同谷七歌(其四)》描绘了两个失去丈夫的姐妹在城东和海昌两地的悲痛场景。诗中通过姐妹俩的哭泣,展现了她们对亡夫深深的哀悼之情。"城隅泪干海昌湿"一句,形象地刻画了姐妹二人哭声之持久,新鬼旧鬼争冥途则暗示了死亡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买舟昨日吊新鬼",写出了姐妹为祭奠亡夫而雇船前往的情景,"雉经暑月无完肤"则描绘了夏日酷暑下,丈夫遗体的惨状。
"牵衣顿足相向哭"和"弟妹失声眼尽枯"描绘了姐妹间相互扶持、悲痛欲绝的画面,"三年不见语音改,是耶非耶灯前呼"则表达了对亡者身份的确认和思念的深切。"头上榛半尺"象征着生活的困苦,"良人一掷簪珥无"揭示了家庭经济的艰难。
最后两句"呜呼四歌兮转凄切,野田水涩寒声咽"以歌声的凄凉和田野间的寒意,收束全诗,渲染出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氛围,充分体现了虞淳熙诗歌的哀婉动人之处。
惯蜡登山屐,春山伴客游。
宛见江门钓,疑登碧玉楼。
浩气乾坤薄,閒情雪月谋。
两生存礼乐,三代可伊周。
为恋圭峰日,频旋燕邸舟。
尼封谁复待,昼出岂能留。
紫陛挥金马,沧江狎玉鸥。
功名超帝霸,轩冕傲公侯。
花柳东风晓,藤蓑北国秋。
渔歌听自足,鸿造句偏酬。
问道来燕楚,抠衣遍越欧。
嗟予生独晚,仰止亦何求。
沙贝惭遗钵,天关溯末流。
岁供蘋藻礿,时接鼎烟浮。
去住踪难定,羹墙梦岂休。
空中虚立木,安得足巅头。
我爱龟峰秀,同公陟嶙峋。
芳枝虬欲动,细草翠成裀。
化雨时敷足,和风正好人。
话入芝兰室,香交桃李芬。
何当遽然别,握手弥殷勤。
河间文献地,喜得相明禋。
乐和礼备举,于以谐人神。
行见通河洛,大地回氲氤。
粤秀山南麓,名贤两庙开。
太极披图蕴,通书启圣胎。
三才兼两立,一要藉深培。
谁复浑沦秘,渔歌紫水隈。
蒲茵穿钓席,碧玉育英才。
道东原有属,狂简岂无裁。
哲人嗟并远,瞻仰思悠哉。
心灵今古共,筌蹄祇群猜。
欲洗从前障,依归斗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