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厌英皇宅,偏宜冷翠间。
绡烟笼月脸,膏雨洗云鬟。
瘦骨卑春态,真丹驻老颜。
瑶池疑有约,翘首玉门关。
颇厌英皇宅,偏宜冷翠间。
绡烟笼月脸,膏雨洗云鬟。
瘦骨卑春态,真丹驻老颜。
瑶池疑有约,翘首玉门关。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和赵霅阳游罗浮六首(其五)望玉女峰》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首句“颇厌英皇宅”暗含对尘世繁华的厌倦,转向自然的向往。次句“偏宜冷翠间”强调了诗人对罗浮山翠色的喜爱,暗示此处的宁静与超然。
“绡烟笼月脸”运用比喻,将轻雾比作薄纱,描绘出月光透过云层的朦胧美,犹如女子的面庞被轻纱笼罩。“膏雨洗云鬟”则以甘霖滋润山峰,如同为云朵梳妆,形象生动。
“瘦骨卑春态”描绘山峰的峭拔姿态,虽瘦削却充满生机,与春天的气息相映成趣。“真丹驻老颜”借道教修炼的象征,表达山峰仿佛有驻颜之效,让人感觉岁月在其中静止。
最后两句“瑶池疑有约,翘首玉门关”富有想象,诗人仿佛觉得玉女峰与仙境有所约定,自己不禁抬头凝望,期待着通往瑶池(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的神秘通道——玉门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罗浮山美景的深深迷恋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危峰张屏帏,峻壁开户牖。
崩腾来阵马,翔舞下灵鹫。
秀色纷后前,晴岚迷左右。
重阴忽障翳,虚籁竞呼吼。
深迂爱风日,高亢扪星斗。
帝居望北阙,村落当南口。
军都汉时县,遗迹奄存否。
中郎读书处,遗构想摧朽。
谁云用武地,经训乃渊薮。
我家胶东湄,朴学叹白首。
居邻通德里,况此见师友。
惭无书带草,采采为盈手。
何以醉先生,清溪绿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