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蘧公化,前贤似者希。
未能惟寡过,不尽是知非。
道与浮云卷,情终故国归。
有君同此意,衰白益光辉。
六十蘧公化,前贤似者希。
未能惟寡过,不尽是知非。
道与浮云卷,情终故国归。
有君同此意,衰白益光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为林叔君六十岁生日所作的赠诗。通过“六十蘧公化”,诗人巧妙地将林叔君的年龄与古代贤人蘧公相比,表达了对林叔君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高尚品德的赞美。接下来的诗句“前贤似者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质的稀有性。
“未能惟寡过,不尽是知非”两句,诗人以一种自省的态度,探讨了人生中的过错与认知的局限性,同时也暗含了对林叔君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能保持谦逊和不断自我反省的肯定。
“道与浮云卷,情终故国归”这两句描绘了林叔君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坚定,即使外界环境如浮云般变幻莫测,他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回归到内心的故乡,即精神家园。
最后,“有君同此意,衰白益光辉”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林叔君共享这种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意志,即使年华老去,心灵的光芒却更加璀璨。整首诗通过对林叔君个人品质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