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寒》
《十四寒》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一夜鸟飞绝,千峰影到栏。

莫将银世界,空作月明看。

对尔皆怜白,何人不畏寒。

浮云满原隰,遮莫悔衣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一夜鸟飞绝”,以“绝”字点出夜之寂静,仿佛连鸟儿的飞翔声都消失了,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接着,“千峰影到栏”一句,将视线从空中转向地面,千座山峰的倒影映入栏杆,既展示了山川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沉。

“莫将银世界,空作月明看。”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将世界比作银色,月光下的世界如同一片银海,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丽上,而应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含义。这里的“月明”不仅指自然界的月光,更象征着智慧的光芒,鼓励读者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对尔皆怜白,何人不畏寒。”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面对洁白的景象,每个人都会感到怜爱,但面对寒冷,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坦然面对。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性的洞察,引人深思。

“浮云满原隰,遮莫悔衣单。”最后一句以浮云满天,覆盖大地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即使在寒冷中,也不应后悔自己的选择或衣物的单薄,因为生活总有起伏,重要的是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上的启迪。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二十二

绿珠歌篴截秋云,月皎霜高乍破唇。

吹动客肠幽怨事,却凭风寄桂堂人。

(0)

所见

油壁红帘映日开,画罗氲麝逆风来。

明妆自是怜清沼,细步还应惜落梅。

嫁早怕逢先认客,春寒愁上最高台。

寻幽赖有潘郎共,便到残阳且莫催。

(0)

赠冯元甫

浊醑倾罢奈愁何,客有冯驩慰放歌。

伏枥志偿燕市价,困鲸羞借楚江波。

更薪灭灶鸿应少,集菀辞枯鸟更多。

肝胆只君堪付托,为抽心铁一横磨。

(0)

南浦·其一春水,用玉田韵,同蘅圃赋

新雨涨汀沙,倚兰桡、正值江亭初晓。

堤坠乱桃红,红桥下、斜映花阴如扫。

波纹沁碧,一双燕子凌波小。

乍罥晴丝,还又转,却误衔来萍草。

漫从南浦催归,是閒情、客里春游未了。

双桨载笙歌,鸳鸯起、何处画船吹到。曲终渺渺。

前溪渐觉莺声悄。寒食今番过也,报道湔裙人少。

(0)

沙塞子.前题

挑鬟才拓小蛮窗。恨柳外、容易斜阳。

怎偏对、珠缸麝月,各自凄凉。个侬慵试苧萝妆。

依然恋、脂粉香塘。肯抛却、酒旗戏鼓,换了渔装。

(0)

两同心.相思鸟

珍禽小小,衔羽轻飞。

猜应是、青陵香魄,看较浅、碧树金衣。

春山路,私语啾啾,生怕分离。正好玉锁笼携。

留伴妆眉。近圆冰、最怜交影,拈綵线、慵绣双栖。

空惹起,独坐兰闺,一段相思。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