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填然来,亦有双眉厖。
欢言我东堤,夏潦所桩撞。
旧时水流处,沙砾可手扛。
请开百步洪,障以千石矼。
不令近城郭,庶即回涛泷。
坐闻南堰民,籍籍口语咙。
深忧堰或坏,他日病此邦。
二论坚相持,谁者肯屈降。
老夫莫能决,君其问语江。
乡人填然来,亦有双眉厖。
欢言我东堤,夏潦所桩撞。
旧时水流处,沙砾可手扛。
请开百步洪,障以千石矼。
不令近城郭,庶即回涛泷。
坐闻南堰民,籍籍口语咙。
深忧堰或坏,他日病此邦。
二论坚相持,谁者肯屈降。
老夫莫能决,君其问语江。
这首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描绘了乡村居民们讨论开挖旧河道的情景。诗中"乡人填然来,亦有双眉厖",形象地写出乡亲们带着紧张而期待的表情前来商议,眉头紧锁,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回忆起昔日的水流痕迹,认为应当拓宽河道以抵御夏季洪水,"旧时水流处,沙砾可手扛",暗示着过去的自然条件。
诗人建议开凿百步宽的洪道,并用千石为挡,"障以千石矼",以保护城市不受水患侵袭。他担忧如果不采取行动,将来可能会给地方带来灾难,"坐闻南堰民,籍籍口语咙",反映出民众对这个问题的忧虑和讨论声。
面对争议,诗人表示自己难以决断,希望对方能向江水寻求答案,"二论坚相持,谁者肯屈降。老夫莫能决,君其问语江",展现出一种谦逊和对自然智慧的尊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利建设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秋空不肯明,风雨满荒城。
田父遮我说,重九最喜晴。
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
一冬暖如春,絮炭价亦轻。
我虽将去官,于人独无情。
去年冶城叟,采菊餐其英。
今兹隔存殁,使我心怔营。
出门怅谁语,卮酒当自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