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从章贡抱潆洄,忽到中流异境开。
二水何人别泾渭,三山有路近蓬莱。
文章波折须看势,风景流连也要才。
为忆师川题咏始,凭栏瞻瞩几徘徊。
遥从章贡抱潆洄,忽到中流异境开。
二水何人别泾渭,三山有路近蓬莱。
文章波折须看势,风景流连也要才。
为忆师川题咏始,凭栏瞻瞩几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鹭洲书院的即兴感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之美。首联“遥从章贡抱潆洄,忽到中流异境开”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从远处望见江水蜿蜒曲折,仿佛在心中激起涟漪,待到接近江心时,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种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的视觉体验,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隐喻了心灵的觉醒和视野的开阔。
颔联“二水何人别泾渭,三山有路近蓬莱”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将眼前的江水比作泾渭,用“何人别”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辨识真伪,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三山有路近蓬莱”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境,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彼岸,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和探索。
颈联“文章波折须看势,风景流连也要才”则转而探讨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层面。诗人认为,无论是文章还是风景,都需要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才华去理解和表达。这里的“势”既指文章的结构布局,也暗含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流连”则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沉浸与享受,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投入。
尾联“为忆师川题咏始,凭栏瞻瞩几徘徊”收束全诗,点明了写作的起因和诗人的情感状态。诗人回忆起与师川的交往,为了纪念这段友谊,开始题咏抒怀。站在栏杆旁,诗人思绪万千,不时地来回踱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