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汪正夫梅·其十》
《和汪正夫梅·其十》全文
宋 / 郑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诗入鸡林白傅才,当年曾佩左符来。

尊前依旧江山好,不见章台驿使梅。

(0)
翻译
这首诗具有白傅(白居易)那样的才情,他曾带着左符(古代官印)来到鸡林(古地名,今朝鲜平壤附近)
酒杯前依然江山如画,但已不见章台(汉代长安街名,后泛指歌妓聚居之地)驿使传送梅花的场景
注释
诗入:诗歌进入。
鸡林:古代地名。
白傅才:白居易的才华。
曾:曾经。
佩:佩戴。
左符:古代官印。
依旧:仍然。
江山好:景色优美。
不见:再也见不到。
章台:汉代长安街名。
驿使:驿站使者。
梅:梅花,此处可能暗指书信或消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和汪正夫梅(其十)》。诗中,诗人以“诗入鸡林白傅才”起笔,将自己比作唐代文人白居易,暗示自己的诗歌才华堪比白傅(白居易的字)。接着,“当年曾佩左符来”回忆了自己过去的荣耀时刻,可能是指曾经担任过某种重要职务或使命。

“尊前依旧江山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江山如画,酒杯之中更显其壮丽。然而,“不见章台驿使梅”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或遗憾,因为诗人没有看到往日熟悉的章台驿使(可能象征着友人或过往的时光)带来的梅花,暗示了人事变迁和时光流逝。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眼前景物的对比,寓含了诗人对过去荣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美好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淡淡感伤。

作者介绍

郑獬
朝代:宋   号:云谷   籍贯:虔化   生辰:1022——1072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猜你喜欢

游育王山

育王名刹古流传,灯火于今几百年。

舍利有光垂半榻,雨花无数散诸天。

铁轮高揭晴轩外,玉几端临宝阁前。

最忆能吟澹游叟,东湖先渡月波船。

(0)

松风书院

夕阳林树欲栖鸦,偶到东山处士家。

松子岭高岚气润,幽轩开碧落松花。

(0)

赵孝子歌

愁漠漠,歌乌乌,哀鸿背雪鸣相呼。

中原无书岁复宴,有父万里身羁孤。

儿欲从之重回首,闱中有母母有姑。

侧立乾坤行复止,浩浩落日明江湖。

忆昔方褓抱,阿爷辞家去。

倏忽三十年,儿今壮已娶。

一朝祖母死,挥泪青山湿。

却辞老母踰江淮,风沙何处收亲骨。

燕市逢先友,迢迢指滨州。

滨州东去二千里,城南乱处那可求。

呼天顿地泪成血,天地为之色惨洌。

结发誓死不去此,发解冢开还见碣。

儿能裹骨反如墓,妻能守志终同穴。

君不见泣林冬斸笋,卧冰寒得鱼。

古来纯孝动天地,我诗纪事诚非虚,玺书早暮旌其闾。

(0)

题周曾秋塘图

沙鸟飞鸣晚未休,棹歌声在白蘋洲。

题诗每恨无佳句,欲剪横塘一片秋。

(0)

秋思

壮心忽忽剧悬旌,秋气能令客子惊。

白雁不闻云外过,清霜先向鬓边生。

铜驼巷陌周东土,金凤楼台邺北城。

千古繁华俱一梦,空馀草木战风声。

(0)

宿云台观

趋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

莲岳三峰对,松林一径通。

地偏残暑失,境静俗尘空。

入夜清诗梦,山泉落枕中。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