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辽事有感·其一》
《闻辽事有感·其一》全文
明 / 韩日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飞檄才徵土汉兵,旌旗又换贰师营。

但惊庙算从天下,便道妖氛不日平。

推毂已承专节镇,借筹何事问书生。

探骑昨夜边城到,烽火河东寇未轻。

(0)
鉴赏

这首诗《闻辽事有感(其一)》由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通过描绘军情紧急、朝廷调兵遣将、边境战事紧张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战争胜利的期待。

首联“飞檄才徵土汉兵,旌旗又换贰师营”描绘了军令如箭般迅速传达,征召各地兵马的情景,紧接着旌旗更换,显示出军队调动的迅速与规模之大。这里运用了“飞檄”、“徵土汉兵”、“旌旗”、“换贰师营”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军事行动的紧迫性和宏大规模。

颔联“但惊庙算从天下,便道妖氛不日平”则表达了对朝廷战略部署的高度信任,认为国家的策略能够有效应对敌情,不久就能平息边境的纷扰。这里的“庙算”指的是古代帝王在庙堂上进行的决策,象征着国家的智慧和力量。“妖氛”在这里比喻敌人的威胁或战争的阴影,“不日平”则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颈联“推毂已承专节镇,借筹何事问书生”转而关注到军事指挥官的角色,指出他们已经承担起重任,负责前线的指挥。同时,诗人也以自谦的口吻提出疑问,似乎在思考文人是否也有为国出谋划策的责任。这里既有对前线将领的敬重,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角色的反思。

尾联“探骑昨夜边城到,烽火河东寇未轻”则以具体事件收尾,描述了昨夜探马到达边城,带来了敌情的消息,虽然敌人并未被轻易击退,暗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持久性。这一联通过“探骑”、“烽火”等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边境的紧张局势,同时也预示着战争的艰苦与漫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军情、战略、将领和战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韩日缵
朝代:明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猜你喜欢

别阮亭·其一

今代青云客,渔洋丽句多。

芙蓉开晓日,鳷鹊漾金波。

拥传扬州去,回鞭上苑过。

玉钩斜畔月,水调奈君何。

(0)

流曲访张孝廉文谷

一代遗民在,平生海岳求。

同心漆沮客,招手荆山楼。

黄帝鼎边月,武皇祠畔秋。

秦人怀白露,应问此河洲。

(0)

唐晋王祠墓·其二

发愤收京阙,当时节度无。

奸雄纷割据,父子一征诛。

辇路迷秋草,陵门怨夜乌。

三垂冈上泪,老去惜雄图。

(0)

代州夏日冯方伯招饮故大司马白谷孙公园亭即席赋·其二

当年大司马,手植此蒲莲。

池引滹沱水,堂开紫府烟。

沙场功不遂,薤露恨空传。

苔径馀行迹,劳君拂绮钱。

(0)

天寿山·其四

万壑松楸尽,园陵锁寂寥。

空馀龙虎抱,似有鬼神朝。

银海阴风落,珠尘细雨飘。

天南霜露思,极望草萧萧。

(0)

沙河·其二

汉帝朝陵日,沙河驻翠銮。

宸楼春水上,玉几白云端。

重镇军都拥,长城下口盘。

自天来叠嶂,龙虎万年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