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儿,啄木儿,壁壁剥剥寻幽期。
山樊深静眠睡熟,树声忽鸣林叶飞。
轻蹙蹙,重督督,山风槭槭声漉漉。
呜呼此友兮诚相知,树林要深不要稀。
啄木儿,啄木儿,壁壁剥剥寻幽期。
山樊深静眠睡熟,树声忽鸣林叶飞。
轻蹙蹙,重督督,山风槭槭声漉漉。
呜呼此友兮诚相知,树林要深不要稀。
这首诗《山友辞·啄木儿》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首先,诗人以“啄木儿,啄木儿,壁壁剥剥寻幽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啄木鸟在墙壁上寻找食物的情景,表现了其勤劳和专注的特性。接着,“山樊深静眠睡熟,树声忽鸣林叶飞”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山林之中,山中的樊篱在寂静中沉睡,突然间,一阵树声响起,树叶随之飘落,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美妙意境。
随后,“轻蹙蹙,重督督,山风槭槭声漉漉”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风拂过的声音,轻柔而又有力,如同大自然的低语,充满了生命力。最后,“呜呼此友兮诚相知,树林要深不要稀”表达了诗人对啄木鸟这一“山友”的深深敬意和理解,同时也强调了森林的深度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