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薄五礼,妙花开六尘。
明祥已玉烛,宝瑞亦金轮。
实相薄五礼,妙花开六尘。
明祥已玉烛,宝瑞亦金轮。
这四句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永明乐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盛世景象。
"实相薄五礼,妙花开六尘。"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佛理(实相)与儒家之礼的轻视,同时赞美着佛教中的神异花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上绽放。五礼指的是儒家所崇尚的礼仪规范,包括燕礼、乡饮酒礼、大射、乡射、小射等。而妙花开六尘,则是在描写佛教中的净土或是佛陀的智慧光芒普照六根,使万物皆得以清净。
"明祥已玉烛,宝瑞亦金轮。"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前两句的意境。明祥玉烛与宝瑞金轮都是形容佛教中所谓的吉兆或是佛陀的法身,这里的"已"和"亦"字 Eye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poet is drawing a parallel between the two. 玉烛、金轮都是贵重之物,象征着高贵与庄严。
总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对比佛教与儒家文化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高深奥妙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盛行与其在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