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诀·其十八》
《金丹诗诀·其十八》全文
宋 / 陈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镇星合得配中央,偃水能交色变黄。

不此凡金银与铁,成时全是赖阴阳。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之十八,以炼丹术为喻,阐述了自然界万物生成的道理。

“镇星合得配中央”,镇星,即土星,在五行中属土,象征着中央的稳定与平衡。这里比喻在炼丹过程中,各种元素(如金银铁)的融合需要达到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如同土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一样,居于五行之中,维持着自然界的秩序。

“偃水能交色变黄”,偃水,可能是指静止或流动缓慢的水,这里用来象征变化的过程。通过炼丹术,原本的颜色(假设为非黄色)的物质经过转化,最终呈现出黄色。这不仅指颜色的变化,更深层地寓意着事物本质的转变和升华,如同偃水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创造。

“不此凡金银与铁,成时全是赖阴阳”,这句话强调了炼丹过程中,无论是普通的金属(金银铁)还是其他物质,其转化和生成都离不开阴阳二气的作用。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了对立而又相生相克的两种力量。在炼丹术中,阴阳的调和是实现物质转化的关键,只有通过阴阳的相互作用,才能使普通物质转化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丹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炼丹术这一具体情境,巧妙地表达了自然界万物生成的普遍规律——和谐、变化与转化,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作者介绍
陈楠

陈楠
朝代:宋   号:翠虚子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生辰:公元?----1213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猜你喜欢

圭沼

凿沼因方类介圭,雨馀泉石转增辉。

排空恨乏乘风术,去傍沧浪濯我衣。

(0)

偈四首·其一

举手炷香,而供养佛。其心自知,应念获福。

举手操刀,恣行杀戮。其心自知,死入地狱。

或杀或供,一手之功。云何业报,罪福不同。

皆自横计,有如是事。是故从来,枉沈生死。

雷长芭蕉,铁转磁石。俱无作者,而有是力。

心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来藏,不许有识。

(0)

送亲上人乞食三首·其二

虽应锋机,不是语句。鸭寒下水,鸡寒上树。

不妨办众,推究自己。一手摸鱼,一手戽水。

推开三玄玉锁,揩拭同真十智。

要知天下南台,口含三十六齿。

夜归候门立地笑,眼脑痴憨肚里峭。

缘来点铁成金法,白揣与人人不要。

(0)

心上座余故人慧廓然之嗣而规方外之犹子也过予于湘上夜语有怀廓然方外作两绝·其二

十年不得吴中耗,凋尽耆年付等閒。

闻道瘦规颜愈少,独馀此老殿湖山。

(0)

潇湘八景·其六远浦归帆

水国烟光映夕晖,谁家髣髴片帆归。

翩翩鸥鹭西风急,凝盻沧洲眼力微。

(0)

送一万回

当年随我出西州,到处云山共胜游。

那料秦淮烟雨里,倚筇看子上孤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