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月彩动,炯炯霜容开。
不睹散清影,宁知花底来。
平明忽天风,涧谷空苍苔。
惆怅有馀馥,繁英安在哉。
纷纷月彩动,炯炯霜容开。
不睹散清影,宁知花底来。
平明忽天风,涧谷空苍苔。
惆怅有馀馥,繁英安在哉。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梅花的美丽与短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梅花的动人姿态和霜冻中的坚强。首句“纷纷月彩动,炯炯霜容开”以动态的月光和静态的霜花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感。接着,“不睹散清影,宁知花底来”则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赞叹,即使看不见其具体形态,也能感受到其清雅之气。后两句“平明忽天风,涧谷空苍苔”描绘了清晨时分,一阵天风拂过,山谷间只剩下一片苍苔,暗示梅花的凋零,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最后,“惆怅有馀馥,繁英安在哉”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谢的惋惜之情,同时对梅花香气犹存的感慨,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思。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有口莫饮朝市水,有脚莫踏红尘地。
市朝之水不可饮,尘埃一涴无由洗。
十年阅世真梦寐,一日逢君得欢喜。
自嫌急雨倒晴雷,且愿浊河露清泚。
君行此去道庐山,为我作诗山两间。
寒泉夜听鸣玦环,刬茅后池种白莲。
更约洪谢林汪潘,徐李欲去不作难。
倚松闻之亦解颜,我且往矣君先还。
看花不忍摘,忆在历阳时。
梦挟春风走,生嫌莫景移。
老人扶杖隐,诸少倚歌迟。
懒拙今谁问,漂流只自知。
久无红颊映,但有白须随。
一世半疾病,百年常别离。
谩成归隐梦,频有送行诗。
痛饮心犹在,高吟病不宜。
未应讥偪仄,或恐胜肥痴。
何日江南去,秋帆满意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