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桑麻未是贫,日长猿鹤自相亲。
芒鞋竹杖人间世,纸帐梅花梦里身。
圣代也能容弃物,北窗应亦有高人。
百年天地俱蕉鹿,醒后偏宜漉酒巾。
半亩桑麻未是贫,日长猿鹤自相亲。
芒鞋竹杖人间世,纸帐梅花梦里身。
圣代也能容弃物,北窗应亦有高人。
百年天地俱蕉鹿,醒后偏宜漉酒巾。
这首《午梦》由明代诗人何进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画卷。
首句“半亩桑麻未是贫”,开篇即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一种不以物质财富衡量幸福的态度。半亩的桑麻地,并非贫瘠之象,而是自足与满足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日长猿鹤自相亲”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猿与鹤赋予了人的情感,它们在漫长的白昼中相伴相依,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芒鞋竹杖人间世,纸帐梅花梦里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境界。芒鞋竹杖是行走在世间的真实写照,而纸帐梅花则代表了梦境中的美好与清雅。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现实生活的质朴与艰辛,又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向往。
“圣代也能容弃物,北窗应亦有高人”两句,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朝社会包容性的肯定,同时也暗含着对隐逸高士的景仰。北窗高人,常用来形容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智者,此处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自身追求的一种映射。
最后,“百年天地俱蕉鹿,醒后偏宜漉酒巾”以“蕉鹿”这一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蕉鹿寓指虚幻之事,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保持清醒。醒后的漉酒巾,则象征着洗涤心灵,重新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午梦》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御风日万里,逍遥登远游。
竦身青冥表,瞬息四顾周。
目力隘八极,壮志局九州。
泰山小封垤,沧海眇浮沤。
俯视澒洞间,万汇等蜉蝣。
浩歌挟洪崖,长啸访浮邱。
回飙款阊阖,谒帝十二楼。
酌我紫霞觞,遗我青凤裘。
授以长生诀,历劫三千秋。
从兹谢流俗,大块同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