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持斧按蛮荆,三见门弧喜气盈。
孟子能令棠粟发,不疑更使汉刑平。
好将两手摩铜狄,长对三秋正玉衡。
闻道中宵思贾傅,江湖未可老鳣鲸。
绣衣持斧按蛮荆,三见门弧喜气盈。
孟子能令棠粟发,不疑更使汉刑平。
好将两手摩铜狄,长对三秋正玉衡。
闻道中宵思贾傅,江湖未可老鳣鲸。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卫泾的作品,名为《为乐提刑寿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同僚的深厚情谊与祝福之意。
"绣衣持斧按蛮荆,三见门弧喜气盈。孟子能令棠粟发,不疑更使汉刑平。"
这里描绘了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人手持斧头,在野外除去杂草的情景。这位人物似乎有着特殊的能力,能够让原本难以生长的植物(棠粟)发芽,而且这种力量甚至能使得古代严苛的法律变得公平无私。三次见到门上的弓形装饰,都洋溢着喜悦之气。
"好将两手摩铜狄,长对三秋正玉衡。"
这句诗中,“好将”指的是擅长或乐于做某事的人,这里是说这种人用双手抚摸古老的铜器(狄),仿佛与时间(三秋)长久相对,保持着如玉般坚定不移的标准。
"闻道中宵思贾傅,江湖未可老鳣鲸。"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友人的消息,便开始思考古代名将贾谊和傅说。这两位都是历史上以智勇著称的人物,诗中提到“江湖”,意指广阔的社会与自然界,而“未可老鳣鲸”则是在比喻未来的岁月里,即便是像古代传说的神话生物鳣鲸一样的高寿,也不必急于归隐。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友人能力的认可。
羊城使者神仙中,苒苒叱驭凌云踪。
绣袂吾徒强掺执,解手一举南飞鸿。
君侯烜赫标肉谱,文正烈祖忠宣父。
典刑付托呼所钟,经国风规俨如故。
伤时嗟我思古人,遗直茂勋君世嗣。
春秋主盟由范氏,不战屈人从范智。
备尝世故无难易,出入淹回俱掌计。
世推汲偃似长孺,共怀下惠贤展喜。
鸟言夷面吾氓耳,岂弟公清渠自理。
声华本实警蛮貊,锋颖天然加峭利。
转粮遵海爰究度,并按三河应不避。
追车少日便还朝,首出儒林冠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