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作幽人宅,今为舞女场。
燕惊弦管杂,草避绮罗香。
諠静虽殊致,兴衰自有常。
遥怜岩桂下,谁拂读书床。
昔作幽人宅,今为舞女场。
燕惊弦管杂,草避绮罗香。
諠静虽殊致,兴衰自有常。
遥怜岩桂下,谁拂读书床。
这首诗描绘了旧居从宁静幽雅转变为热闹喧嚣的变迁,充满了对时光流转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昔作幽人宅,今为舞女场”对比鲜明,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场景置于对立面,一个代表了宁静与隐逸,另一个则象征着繁华与热闹。接下来的“燕惊弦管杂,草避绮罗香”,通过燕子的惊飞和小草的躲避,形象地展现了外界活动的喧闹,以及这些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諠静虽殊致,兴衰自有常”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变化的深刻理解,指出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其本质的特质——或喧哗或宁静——依然存在,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有其自然规律。“遥怜岩桂下,谁拂读书床”则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想象着在那片桂树之下,曾经有人静静地阅读,那份宁静与专注,如今已难以寻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反映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变化的思考,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芙蓉丽晨旭,粲烂云锦垂。
采折欲有赠,徘徊增离思。
嘉晤讵几日,星言复南驰。
滔滔逝长驶,流光奄如之。
念子昆山秀,皎皎瑚琏姿。
终当膺荐达,磨琢贵及时。
高斋面山水,卉木含华滋。
栖迟固适意,静脩谅所宜。
勉哉慎树立,以副平生怀。
天无一日备四时,人无一母生百儿。
何人笔端夺造化,天时人事俱备知。
三三两两如鱼队,日长游戏栏干外。
攀花折柳争后先,采菊东篱相向背。
昨观此图三抚几,多忧只为多男子。
生子当如孙仲谋,人生一夔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