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食人肉,蚊虻食人血。
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
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
谁谓蚊虻微,积锈能销铁。
豺狼食人肉,蚊虻食人血。
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
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
谁谓蚊虻微,积锈能销铁。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杂诗四十首》中的第十七首,以豺狼和蚊虻为喻,揭示社会现实中的残酷与无情。诗中通过描绘豺狼吞噬人肉,虽短暂毙命但已致人毁灭,而蚊虻吸食人血虽小却持续不断,形象地展现了恶势力对弱者的剥削和摧残。接着,诗人同情那些被剥削到只剩皮骨的受害者,感叹即使是微小如蚊虻的害虫,其长期累积的力量也能侵蚀甚至摧毁坚固的事物。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勿忽视小恶的积累,以及恶行对社会的长远影响。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
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
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
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蘋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