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宿见山亭,翛然心境清。
饥民不忍听,那更候虫声。
暮宿见山亭,翛然心境清。
饥民不忍听,那更候虫声。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见山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亭住宿时的内心感受。"暮宿见山亭",简洁地交代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旅途的疲惫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翛然心境清","翛然"形容心境超脱、自由,表现出诗人在此刻内心的宁静与清爽,反映出他对尘世纷扰的暂时远离。
接下来两句,"饥民不忍听,那更候虫声",诗人将关注点转向社会现实,听到饥饿的民众的困境,这声音刺痛了他的心,使他更加难以忍受。而此时,连夜晚的虫鸣声也似乎在加重他的忧虑,增添了悲凉气氛。整首诗以个人心境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画城二月春气和,晴光著树生绮罗。
锦袍公子挟金弹,朱颜玉女抱青螺。
云盖高出西城郭,踏青斗草黄陵阿。
黄头青女一相见,两情摇动知如何。
此时我亦正年少,戏将凡眼两摩挲。
谁料红云忽飞下,月宫幻出金嫦娥。
神骥苍龙并头角,珊瑚玉树交枝柯。
一朝翻作巫阳别,吁嗟旧约其蹉跎。
张珙无心见明月,牛郎有梦归银河。
古往今来只如此,为君翻作多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