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原垂禹贡,巨浸列周官。
浪飐孤山动,光摇五老寒。
远帆疑鸟翼,编户半渔竿。
何意栖栖客,淹留日夜看。
浅原垂禹贡,巨浸列周官。
浪飐孤山动,光摇五老寒。
远帆疑鸟翼,编户半渔竿。
何意栖栖客,淹留日夜看。
这首诗描绘了鄱阳湖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浅原垂禹贡,巨浸列周官”以历史典故开篇,将鄱阳湖置于悠久的历史背景之中,暗示其在古代的重要地位。接着,“浪飐孤山动,光摇五老寒”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出湖面波浪起伏,孤山似乎在波浪中轻轻摇曳,而湖面上的光芒则映照着远处的五老峰,虽是寒冷时节,却也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鄱阳湖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远帆疑鸟翼,编户半渔竿”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活动景象。远处的船只仿佛是展翅飞翔的鸟儿,而湖边的居民则过着半渔半耕的生活,诗意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场景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最后,“何意栖栖客,淹留日夜看”表达了诗人对鄱阳湖美景的深深迷恋和不舍。作为“栖栖客”,诗人或许有着自己的忧愁和烦恼,但在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风光时,却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困扰,选择停留下来,日夜欣赏这湖光山色。这两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鄱阳湖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融入,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雾薄阴轻,林深烟暖,海棠特地开迟。
光风绝艳,独自殿芳时。
须信东君注意,花神会、别有看持。
群英外,嫣然一笑,富贵出天姿。
日长,春睡足,粉香扑扑,酒晕微微。
明皇当日,称许最相宜。
刀子扶来半醉,宫妆淡、不扫蛾眉,偏怜处,流莺惊绕,金弹拂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