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被重冈,苍石立绝涧。
冥冥松风回,高蔓弱可绾。
驱车鹤岭下,沮洳湿危栈。
微茫烟霞集,披靡杉筠间。
高秋灏气豁,秀色纷属盼。
芸芸澼纩子,涉水恒及骭。
山女行负薪,结发垂两丱。
年丰粳稻足,食狃刍与豢。
呼吏不及门,征租少稽慢。
银坑重茶赋,往往先月办。
缘山八九家,火耕习薅铲。
土屋桑树高,鸡鸣日方晏。
清霜落原菽,夕露沾畦苋。
吁嗟避秦人,历世乃多患。
岂知太平俗,铠甲未尝擐。
永宜旷士怀,乐此谢游宦。
种桃实吾事,荷耒乃不惯。
穷源愁日暮,流水方汕汕。
叹息行险艰,南云送凉雁。
青林被重冈,苍石立绝涧。
冥冥松风回,高蔓弱可绾。
驱车鹤岭下,沮洳湿危栈。
微茫烟霞集,披靡杉筠间。
高秋灏气豁,秀色纷属盼。
芸芸澼纩子,涉水恒及骭。
山女行负薪,结发垂两丱。
年丰粳稻足,食狃刍与豢。
呼吏不及门,征租少稽慢。
银坑重茶赋,往往先月办。
缘山八九家,火耕习薅铲。
土屋桑树高,鸡鸣日方晏。
清霜落原菽,夕露沾畦苋。
吁嗟避秦人,历世乃多患。
岂知太平俗,铠甲未尝擐。
永宜旷士怀,乐此谢游宦。
种桃实吾事,荷耒乃不惯。
穷源愁日暮,流水方汕汕。
叹息行险艰,南云送凉雁。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桃源》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青林被重冈,苍石立绝涧”展现了山势险峻,青翠的树林覆盖着重重山冈,而苍石独立于深涧之中,营造出幽深寂静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冥冥松风回,高蔓弱可绾”描绘了松风轻拂,藤蔓缠绕的自然景象。
诗人驾车经过鹤岭,道路湿滑,烟霞弥漫,杉竹丛中景色迷人。随着季节变化,“高秋灏气豁,秀色纷属盼”,秋天的开阔气象和美丽的景色令人期待。然而,这里的居民生活简朴,如“芸芸澼纩子,涉水恒及骭”,衣着简陋,常需涉水劳作。
山中的女子背负薪柴,儿童头发挽成双髻,显示出淳朴的生活状态。丰收的年景带来食物充足,但征收赋税时人们忙碌,“银坑重茶赋,往往先月办”。居民们沿山而居,以火耕为生,生活虽然艰辛,但并未忘记太平盛世的宁静,“铠甲未尝擐”。
诗人感慨这里的人们远离战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永宜旷士怀,乐此谢游宦”。他决定在此种植桃树,虽然不习惯农耕,但仍深感满足。然而,临近傍晚,他忧虑时光流逝,“穷源愁日暮,流水方汕汕”,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路艰难,唯有南飞的大雁能带去他的思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万家砧杵动孤城,物候堪悲梦也惊。
蟋蟀半墙秋有韵,芭蕉一榻雨无情。
风生易水歌难继,雪下梁园赋可成。
汀柳渚芦云漠漠,不知游子滞何程。
西亭别酒醉斜曛,何日临觞不忆君。
晓对好山难远寄,夜拈险韵与谁分。
故园芳草更衰草,客路秋云又冻云。
落月半帘寒未梦,一声悲雁怆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