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光风转蕙,暖水生蘋,春意满南浦。
一片销魂地,斜阳澹,青青千里何许。绿芜细雨。
把翠泥、平野重补。
隔杨柳、望不分明里,连天远云树。欲问王孙前度。
怅画楼人去,遮断归路。
薶玉春山外,红根小、香坟三尺深护,拔心最苦。
化泪痕、斑染荃土。莫蝴蝶飞来,烟梦乱壤群舞。
又光风转蕙,暖水生蘋,春意满南浦。
一片销魂地,斜阳澹,青青千里何许。绿芜细雨。
把翠泥、平野重补。
隔杨柳、望不分明里,连天远云树。欲问王孙前度。
怅画楼人去,遮断归路。
薶玉春山外,红根小、香坟三尺深护,拔心最苦。
化泪痕、斑染荃土。莫蝴蝶飞来,烟梦乱壤群舞。
这首《眉妩》是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凄美的春景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风光与情感的交织。
“又光风转蕙,暖水生蘋”,开篇即以春风轻拂、阳光照耀、温暖的水流滋养着水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然而,紧接着的“春意满南浦”一句,却在满眼春色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仿佛春意虽浓,却也难掩心中的离愁别绪。
“一片销魂地,斜阳澹,青青千里何许。”斜阳淡照,千里青青,这本应是极美的景色,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销魂之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接下来的“绿芜细雨,把翠泥、平野重补”,细雨中的绿草与湿润的泥土,仿佛在修补着心灵的创伤,增添了几分哀婉之情。
“隔杨柳、望不分明里,连天远云树。”透过杨柳的枝条望去,远处的云树模糊不清,象征着思念之人渐行渐远,难以触及。这种空间上的距离,进一步加深了情感上的疏离感。
“欲问王孙前度,怅画楼人去,遮断归路。”诗人想要询问曾经的故人,但画楼已空,归路被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里引用了“王孙”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薶玉春山外,红根小、香坟三尺深护,拔心最苦。”“薶玉”指埋葬,此处借指逝去的爱情或美好的事物,春山外的香坟,象征着爱情的终结与怀念。红根小坟,三尺深护,既是对逝去之物的保护,也是对记忆的珍藏。而“拔心最苦”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失去爱情或美好事物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最后,“莫蝴蝶飞来,烟梦乱壤群舞。”蝴蝶飞舞,烟雾缭绕,群舞于乱葬岗上,这一场景充满了梦幻与荒凉,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爱情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将春日美景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哀而不伤、深情绵长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思念。
行穿密竹尽,胜概集斯亭。
地远岚光重,冬温草木青。
俯鉴含空水,还观山作屏。
岩溜有时歇,松声无暂停。
遐思南涧作,彷佛识仪刑。
世缘因岁阔,静习与心冥。
离人慕肥遁,驻屐恋岩扃。
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泪零。
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
坐欣万顷潮方满,欲举一杯谁与持。
虚阁排云空窈窕,青山绕郭自参差。
气澄象表轮踰迥,光泛高林影骤移。
一岁佳时今鹜过,谁家横笛未休吹。
城乌何事翻飞急,不学鹪鹩占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