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常牡丹》
《太常牡丹》全文
明 / 吕㦂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耳边怪底成蜂衙,官寺为有南园花。

寺之土脉接钟阜,厥壤上上肥无沙。

春风谁倡洛阳会,秋浦独任韩湘家。

支撑苇薄扺帘幕,露重最爱低枝斜。

人云芍药可近侍,勃勃方努珊瑚芽。

损乎足者益两翼,散地固合多名葩。

大将诗坛逐鹿急,受降未有呼韩耶。

预恐諠哗设酒史,毛举正幸毫釐差。

司败司空皆少饮,是日老颊犹生霞。

兰亭修褉舞雩咏,去千载后今非邪。

我狂手脚喜欲旋,僚佐礼数宜其加。

作意吾杯徐料理,醒酒且进诸公茶。

仙童忽奏步虚曲,啄木慢搅黎园琶。

庖人罢祀来执炙,小鲜适口何曾奢。

劝客称能让秋浦,客起便走前门遮。

九十风光弹指顷,莫教春远又天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吕㦂对牡丹花的赞美与欣赏。诗中以牡丹作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与生命力。

首先,诗人以“耳边怪底成蜂衙”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围绕着牡丹花忙碌的情景,侧面衬托出牡丹花的繁盛与吸引力。接着,“官寺为有南园花”一句,巧妙地将牡丹与寺庙联系起来,暗示了牡丹的神圣与高贵。

“寺之土脉接钟阜,厥壤上上肥无沙”则进一步描述了牡丹生长的土壤条件,强调了其生长环境的优越性。接下来,“春风谁倡洛阳会,秋浦独任韩湘家”两句,运用典故,将牡丹与历史上的盛会相联系,赋予了牡丹更为深远的文化内涵。

“支撑苇薄扺帘幕,露重最爱低枝斜”描绘了牡丹在微风中的姿态,展现出其柔美与坚韧并存的特质。“人云芍药可近侍,勃勃方努珊瑚芽”则将牡丹与芍药进行对比,突出了牡丹的独特魅力。

“损乎足者益两翼,散地固合多名葩”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生命力的赞叹,即使在贫瘠之地也能绽放出多姿多彩的花朵。接下来,“大将诗坛逐鹿急,受降未有呼韩耶”两句,以军事比喻,展现了牡丹在文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预恐諠哗设酒史,毛举正幸毫釐差”、“司败司空皆少饮,是日老颊犹生霞”等句,通过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示了牡丹在社交场合中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

最后,“兰亭修褉舞雩咏,去千载后今非邪”将牡丹与古代文人的雅集相联系,表达了对牡丹文化价值的肯定。而“我狂手脚喜欲旋,僚佐礼数宜其加”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牡丹的自然之美,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现了牡丹在不同层面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作者介绍

吕㦂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南歌子.雨中望西山有感

寄信迟青鸟,开笼羡白鹇。无聊看雨独凭阑。

可惜阑干阑住,不教还。雨忆潇湘听,云怜岳麓闲。

西山锁恨似重关。山外青山,何处更无山。

(0)

夫人七十寿二首·其二

宦情早已叹飘蓬,那及江边一钓翁。

五亩未营林下宅,不知何地傍云松?

(0)

新春见梅花

亭亭吐艳作年芳,不畏青霜裛裛香。

陆凯不来谁赠远?义山空自断离肠。

(0)

石匣

石匣城边月正明,一年两度数归程。

昔人藏剑知何处?碧落秋空露气清。

(0)

己亥十月朔观堂中黄花有感

朝回独坐叹伶俜,馆阁同年曙后星。

览镜偏惊添白发,挑灯且喜读心经。

力衰翻觉衣裳重,身老难邀耳目灵。

晚节清香谁得似?堂中黄菊在花瓶。

(0)

见梅次前韵·其二

深入交原沃壤开,层山如浪远萦回。

昌江鱼扈收虾菜,刺竹人家捣蛤灰。

呼雨怪禽凌壑去,寻香痴蝶逐风来。

无端好景沦荒僻,大手何缘入品裁。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