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彼东篱花,眷兹西土见。
青莲同净姿,金粟等明茜。
色普象王供,香堪鹿女荐。
何异休公枝,一令鲍生羡。
荣悴各有因,开落互相禅。
我本解宦人,归情胡能遣。
灼彼东篱花,眷兹西土见。
青莲同净姿,金粟等明茜。
色普象王供,香堪鹿女荐。
何异休公枝,一令鲍生羡。
荣悴各有因,开落互相禅。
我本解宦人,归情胡能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璇上人院菊》。诗中以菊花为题,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以及对禅宗文化的隐喻。
首句“灼彼东篱花,眷兹西土见”以“灼”字形容菊花的鲜艳,将菊花置于东篱与西土的对比中,暗示了菊花在不同地域的普遍性与独特性。接着,“青莲同净姿,金粟等明茜”将菊花与莲花、金粟相比较,赞美其纯净与明亮的色泽。
“色普象王供,香堪鹿女荐”进一步描绘菊花的颜色和香气,仿佛是佛象的供养,鹿女的祭献,强调了菊花的神圣与美好。最后,“何异休公枝,一令鲍生羡”通过类比,将菊花与休公(可能指佛教中的高僧)的枝条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菊花品格的敬仰,同时也让鲍生(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其他读者)产生羡慕之情。
后两句“荣悴各有因,开落互相禅”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荣华与衰败都有其原因,如同禅宗中的因果循环。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理解与接纳。
“我本解宦人,归情胡能遣”则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整首诗通过菊花这一意象,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