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尘冷冷消,人语隔烟遥。
雨洗青畦道,风薰白芷苗。
竹深存废碣,僧老话前朝。
霸业荒残尽,虚名只细腰。
飞尘冷冷消,人语隔烟遥。
雨洗青畦道,风薰白芷苗。
竹深存废碣,僧老话前朝。
霸业荒残尽,虚名只细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章台寺游览时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联“飞尘冷冷消,人语隔烟遥”,以“飞尘”、“冷冷”、“烟遥”等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尘世的喧嚣已远去,只剩下淡淡的烟雾中传来的人语声,显得格外遥远。
颔联“雨洗青畦道,风薰白芷苗”,通过“雨洗”、“青畦”、“风薰”、“白芷苗”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面。雨水洗净了青色的田间小路,微风吹拂着白色的芷草,一片清新宁静的景象。
颈联“竹深存废碣,僧老话前朝”,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了寺庙内的景象。竹林深处,古老的石碑静静地矗立,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老僧人坐在一旁,与诗人交谈起往昔的往事,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尾联“霸业荒残尽,虚名只细腰”,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曾经辉煌的霸业如今已成荒废,留下的只是空洞的名声,如同细腰般脆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与过往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凌晨发山馆,逶迤入岭麓。
日及粲白丹,荟蔚交竹木。
壁蜗延一线,蚁磨旋千辘。
仰晞閟青苍,回瞩荡心目。
山腰得精庐,呀喘息舆仆。
再鼓升天险,重关扼地轴。
唐巢力攻琴,宋浩事铲筑。
七百六十磴,上下捷揉鹿。
重来蹑飞霞,一俯众峰直。
茶岭接小竿,突兀更腾伏。
瀺瀺下濑水,闽浙两不蓄。
西流达江西,百里走泷瀑。
地脉所屈蟠,龙蛇断起陆。
旷途暂顾眺,前行势方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