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缕已风流,半拂芳塘半画楼。
日夕含烟复含雨,不将春色散人愁。
一丝一缕已风流,半拂芳塘半画楼。
日夕含烟复含雨,不将春色散人愁。
此诗《柳(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柳树的柔美与多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与情感。
首句“一丝一缕已风流”,以“一丝一缕”形容柳枝的细长轻盈,赋予柳树以动态之美,仿佛每一根柳丝都蕴含着风韵,飘逸而动人。接着,“半拂芳塘半画楼”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柳树的环境背景,它既轻拂过充满生机的池塘,又依偎在精致的画楼旁,营造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日夕含烟复含雨”描绘了柳树在不同时间与天气条件下的景象。无论是傍晚时分的烟雾缭绕,还是雨中的湿润与朦胧,柳树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似乎在烟雨中更显其柔美与哀愁。最后一句“不将春色散人愁”,则表达了柳树虽能带来春意盎然的景象,却也能化解人心中的忧愁,传递出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柳树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多重意义,既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是情感与哲思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