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三首·其三》
《雪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皓然窗户晓来新,画轴碑厅绝点尘。

洛下高眠应有道,山阴清兴更无人。

寒连水石鸣渔墅,猛共松篁压寺邻。

酒渴已醒时味薄,独援诗笔得天真。

(0)
翻译
清晨的窗户明亮如新,画轴和碑厅一尘不染。
洛阳的高人想必深谙道法,山阴的清静雅趣却无人分享。
寒冷的溪流与石声在渔村回荡,茂密的松竹紧邻寺庙显得威猛。
酒醒后味觉变得淡薄,独自提笔作诗,自然天成。
注释
皓然:形容明亮的样子。
窗户:房屋的出入口,这里指房间。
洛下:洛阳,古代文化中心。
山阴:古代浙江绍兴的别称,以山水著名。
渔墅:渔夫的住所。
松篁:松树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
味薄:味道变淡,比喻心情或兴趣减退。
天真:此处指自然纯真,未经雕琢的艺术风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雪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窗户明亮,室内洁净无尘的景象,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性。诗人想象洛阳的隐士在这样的雪景中安然入眠,而山阴处的清静雅兴恐怕无人能及。接着,他通过描绘寒冷的溪流、渔村和松竹环绕的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氛围。最后,诗人以酒醒后味觉淡薄,唯有提笔作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天然之趣。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雪后清寂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林逋诗歌的清淡、闲逸风格。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雨后湖亭待月

湖光荡片云,上下照空碧。

澹然清波间,一雨洗秋色。

空江送残钟,馀霞映石壁。

亭亭孤月开,天水如不隔。

丛树忽掩映,烟中鸟语夕。

招要登古亭,列坐据危石。

草根滋露光,满林泫深白。

夜半清籁鸣,境喧意弥寂。

倚柱思重裘,凭栏岸轻帻。

梦醒单床寒,微闻松露滴。

(0)

夜雨铜湾舟次

霜柿深红枫叶殷,乱山凝碧水潺潺。

乡心暮雨鸿飞急,暝色荒烟虎渡还。

苗女竹枝江上曲,羸兵栗子岭头关。

皇华自古怀将母,况复羁愁过百蛮。

(0)

谢病

频年乌帽抗黄尘,风雨兰泉抱采薪。

手版居然抛俗吏,头衔端合署诗人。

药炉经卷清凉散,匣剑囊琴自在身。

枯菀静观名利客,何如舍筏度迷津。

(0)

寄五兄公择·其一

食饮不求精,冠裳不求好。

但求免饥寒,骨肉常相保。

微愿竟难遂,分飞各远道。

欣欣向荣木,唶唶投林鸟。

我乃不如斯,喟焉伤怀抱。

(0)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

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0)

塞上曲

远出渔阳北击胡,将军谈笑挽雕弧。

千金底购单于首,赎得沙场战骨无?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