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然窗户晓来新,画轴碑厅绝点尘。
洛下高眠应有道,山阴清兴更无人。
寒连水石鸣渔墅,猛共松篁压寺邻。
酒渴已醒时味薄,独援诗笔得天真。
皓然窗户晓来新,画轴碑厅绝点尘。
洛下高眠应有道,山阴清兴更无人。
寒连水石鸣渔墅,猛共松篁压寺邻。
酒渴已醒时味薄,独援诗笔得天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雪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窗户明亮,室内洁净无尘的景象,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性。诗人想象洛阳的隐士在这样的雪景中安然入眠,而山阴处的清静雅兴恐怕无人能及。接着,他通过描绘寒冷的溪流、渔村和松竹环绕的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氛围。最后,诗人以酒醒后味觉淡薄,唯有提笔作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天然之趣。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雪后清寂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林逋诗歌的清淡、闲逸风格。
湖光荡片云,上下照空碧。
澹然清波间,一雨洗秋色。
空江送残钟,馀霞映石壁。
亭亭孤月开,天水如不隔。
丛树忽掩映,烟中鸟语夕。
招要登古亭,列坐据危石。
草根滋露光,满林泫深白。
夜半清籁鸣,境喧意弥寂。
倚柱思重裘,凭栏岸轻帻。
梦醒单床寒,微闻松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