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山寺》
《过山寺》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百里见高峰,山僧出寺逢。

老松栖倦鹤,幽霭度疏钟。

野阔饶风露,岩深无夏冬。

不知天已暮,归骑尚从容。

(0)
鉴赏

这首《过山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

首句“百里见高峰”,开篇即以远眺之景引入,暗示了山寺所在之地的高峻与遥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山僧出寺逢”一句,将视线聚焦于山寺之中,通过“逢”字,仿佛让读者也成为了这场偶遇的一部分,增加了故事感和参与感。

“老松栖倦鹤,幽霭度疏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静谧与神秘。老松树下,倦鹤栖息,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而远处的钟声,透过轻柔的雾霭传入耳畔,更添了几分禅意与空灵。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和谐统一,也暗含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与向往。

“野阔饶风露,岩深无夏冬”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描述了山寺周边的自然环境。广阔的田野上,风露交加,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深邃的岩石之间,则四季如一,仿佛与外界的季节变化隔绝,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不知天已暮,归骑尚从容”两句,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引出了诗人对时间感知的微妙变化。在山寺的静谧与美景中,诗人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归途中的马儿显得从容不迫,才意识到日已西斜。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过山寺》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山寺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方士有别号野鹤者为赋

辽城留语想仙才,共道金精有化胎。

赤壁梦中曾一见,紫云台上是重来。

孤踪直许秋鸾伴,远适宁虞海燕猜。

花下鸣琴犹对我,素风应记蜀山回。

(0)

院后桂花

烦襟自感零露秋,金粟蕊蕊佳香浮。

鄂台峻肃称高品,树者无乃多前修。

北斗城隅月色浅,转觉晓气尤清幽。

岂惟蜂蝶带痴性,苍髯绕树恒三周。

我家扶胥古渡口,一种便足光林丘。

素娥首肯乞仙本,行见紫薇封南州。

(0)

潜江阻风二首·其一

指旆樊城北,收帆策口东。

风能驱水立,予亦叹江空。

败屋还三户,枯杨只数丛。

烦愁欺酒兴,潋滟负杯中。

(0)

清明郢中承高吾院长见寄次韵奉答二首·其一

阳春台上弄芳晴,几片杨花过晓城。

小燕稍誇风日好,古松那记岁华更。

黄湾旧兴悠悠着,南浦朝云浩浩生。

谁遣疏慵兼早病,江湖何事不关情。

(0)

追叙清溪翁

清溪之水清以深,飞湍千里赴云林。

溪居逸老雪垂领,誓指素石明贞心。

武惠仍闻涣中土,翁也古雅生乎今。

济人不叙眼前德,耀世宁论头上簪。

饥来饮向清溪水,乐处仍登溪上岑。

浮云苍狗但变态,肯与鱼鸟争浮沉。

忆昔翁未落世时,有问不语惟弹琴。

鹿门老庞足冲寂,鬼谷夫子遗幽音。

几年种树卜天运,苍槐千尺垂高阴。

粤中屹屹御史府,利润恍如溪共临。

岷山瓮口导江出,况复庆源无近浔。

吾闻汇会更百派,浩浩九有流沄沄。

(0)

画松

藻绘宁相解,池亭讵所遭。

主人休狎玩,倏忽是风涛。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