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欲暮,遥相顾。花暗柳浓何处。
西风回首不胜悲,帘捲晚天疏雨。春已去,颦不语。
双鬓翠霞金缕。旧欢新梦觉来时,泪滴枕檀无数。
春欲暮,遥相顾。花暗柳浓何处。
西风回首不胜悲,帘捲晚天疏雨。春已去,颦不语。
双鬓翠霞金缕。旧欢新梦觉来时,泪滴枕檀无数。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宫花·其二》(送春)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场景。"春欲暮,遥相顾",诗人以拟人手法,写春光在暮色中依依不舍,仿佛两人在告别。"花暗柳浓何处",通过描绘花朵凋零、柳色浓郁的画面,渲染出春意阑珊的氛围。
"西风回首不胜悲,帘捲晚天疏雨",春风已转变为秋风,诗人借此表达时光易逝的哀愁,晚间的稀疏细雨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春已去,颦不语",春天的离去让主人公心生惆怅,她默默无言,只能独自承受。
"双鬓翠霞金缕",借女子的发饰暗示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旧欢新梦觉来时",回忆起过去的欢乐与梦境,醒来却发现泪水已湿透了枕头,表达了深深的惋惜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去的哀伤,通过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
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
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
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
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
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
昔读大全集,旷若乘虚舟。
末由涉其籓,如望沧瀛洲。
是诗久成诵,叫绝杯屡浮。
乃今见手迹,动我逸兴幽。
由来出伦材,美备原可求。
诗情鸟云飞,字法龙空游。
适然成三绝,展卷不忍收。
曾闻白云亭,高躅传郭休。
亦越浮云诗,閒澹忆苏州。
古人渺其远,谁能胜一筹。
正如彼行云,踪迹难延留。
云留固已佳,与之偕由由。
云去亦云得,绝无得失愁。
虚堂清昼閒,无梦寻庄周。
拈来一赓韵,讵论工与不。
惟以纪时日,乾隆丙寅秋。
《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迪韵》【清·弘历】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昔读大全集,旷若乘虚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沧瀛洲。是诗久成诵,叫绝杯屡浮。乃今见手迹,动我逸兴幽。由来出伦材,美备原可求。诗情鸟云飞,字法龙空游。适然成三绝,展卷不忍收。曾闻白云亭,高躅传郭休。亦越浮云诗,閒澹忆苏州。古人渺其远,谁能胜一筹。正如彼行云,踪迹难延留。云留固已佳,与之偕由由。云去亦云得,绝无得失愁。虚堂清昼閒,无梦寻庄周。拈来一赓韵,讵论工与不。惟以纪时日,乾隆丙寅秋。
https://shici.929r.com/shici/Vc1QBD.html
陵谷高深旋转为,元凯好誉真情痴。
磨石历历纪勋绩,碑虽有二同其辞。
一立岘山巍巍之峰巅,一沉万山窈窈之深溪。
当时所重不在岘首褒功之片玉,将谓沧桑变后潭底发露征南事业仍与之俱齐。
孰知世界仍此潜碑未审何时见,丰碣早毁岘山虽在无从复考黄绢之色丝。
呜呼元凯好誉真情痴,何如同时叔子惟一堕泪碑。